这些80后为什么觉得自己比90后更适合过“五四青年节”?

这些80后为什么觉得自己比90后更适合过“五四青年节”?

虽然最早一批80后的生理年龄已经接近40岁,即将迈入“四十不惑”的中年,可是在职场上、在创业中,很多80后却觉得自己比90后更适合过“五四青年节”。

心理年龄VS生理年龄

“今年冬天在柬埔寨,站在我们自己盖起的村落小学的操场上,背后是教室里的小朋友咿咿吖吖的学着高棉语,眼前是中国的年轻人汗流浃背的盖着新一间教室,目之所及全都是绿色的稻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模样,而我刚刚新学会了如何搭一个轮胎秋千。那一刻明明刚过完31岁生日的我却觉得自己特年轻,甚至比那个刚毕业在写字楼里加班迷茫的自己还要年轻。”说起那一刻的时候,薛寒的眼睛特别亮,然后她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一个‘觉得我很年轻’的时刻,是我进中学校门时,保安问我‘同学,你的学生证呢’的时候。”

在80后里,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薛寒确实属于“较年轻”的那一批。不过,更让人觉得她年轻的,是她对人生的选择:北京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一家知名的外资公关公司担任高级白领,可没过几年,她选择了辞职,开展公益创业,带领中国的中学生去柬埔寨盖学校和基础设施。

薛寒说,她的“有我教育”希望与其他公益创业有点不同:一方面,通过教育援助等,帮助柬埔寨的贫困地区获得基本的基础教育设施,比如一所学校;另一方面,参加“有我教育”活动的很多成员是来自中国大城市的中学生,希望通过在贫困地区的“一块砖、一根钉”的实践,让这群成长期的年轻人能收获一段对贫困的独特体验,也体会如何用自己的热情、勇气和行动去改变世界。

薛寒觉得,决定一个人多少年纪的不是生理年龄,而是心理年龄。很多人生理年龄明明很年轻,却觉得“很焦虑”、“很苍老”。包括她,现在也有焦虑的时候,但经过重新选择自己的事业,薛寒觉得自己已经掌握控制焦虑的方法了:“以前会连续几周为工作的事情担心到天亮还睡不着。但现在,我克服焦虑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焦虑是正常的,不要怕’,然后起身动手去解决问题。与其担心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不如多做些预防方案;如果觉得自己不会,就多学习一些新技能。”在她看来,用努力学习去避免焦虑,“哪怕能解决1%的问题,你也会发现比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焦虑要好得多。”

人生的宽度VS生命的长度

与薛寒类似,同为80后的方舟的成长经历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业优秀,在大银行工作;可是她最新的选择却和按部就班的工作说了“再见”:单枪匹马创立都市女性生活美学空间,希望改变青年人焦虑的生活现状。

“我不害怕变老,因为时间是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宇宙法则。它的不可逆和稀缺性才让人生体验显得弥足珍贵。时间带给我的不是一种恐惧,而是一种敬畏——既然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为什么不拓展人生的宽度,所以‘做人生的体验派’成为我的信条。”方舟说,有了这样的信条,使她更推崇“无龄感”的生活。当很多人说80后已经迈入中年时,她却享受着 “无龄感”带来的活力:“我喜欢抛开年龄的约束,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让自己保持并拥有一份与年龄无关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之前欧美生活的经历,我见过已经会说5种语言还死磕中文的德国大哥、见过半年在学校义务辅导学生半年在亚洲做公益的70多岁的退休老师夫妇……他们的样子告诉我,年轻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有了它你会熠熠发光。”

城市如此年轻,没理由不年轻

领英内容及社交营销负责人陈梅解释说,在职场人眼里,判断一个城市“年轻与否”的重要因素包括:人才大量涌入且多元化程度高(55%),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大、机会多(54%),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和活动充足(52%),城市生活节奏适中、有充足的时间精力经营兴趣爱好和社交(50%)。除了城市环境,企业也是影响职场心态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工作中最令职场人头痛的问题是工作强度大、节奏快(55%)、人际关系复杂(51%)和企业文化沉闷老旧(41%)。从综合统计看,上海在这些指标上都不错,可以说“城市如此年轻,职场人没有理由不年轻”。

无独有偶,腾讯QQ则基于7.83亿月度活跃用户,以15岁至35岁年轻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年轻人口占比波动、2017年全国城市年轻指数等多项数据加权计算得出了《2018全国城市年轻指数》,以反映年轻人在城市选择方面的偏好和趋势。从整体看,二三线城市的年轻指数比一线城市更高,但一线城的整体年轻指数呈现小幅度上升态势。具体来看,深圳市2018年城市年轻指数为87,以微小差距低于贵阳市,位居全国第二,但连续三年蝉联“最年轻的一线城市”。北京市次之,年轻指数为79;上海市、天津市并列第三,均为77;而广州市的年轻指数为75。QQ相关人士表示,与去年相比,一线城市年轻指数均有上涨,说明全国各地年轻人想要去一线城市闯荡的意愿依旧强烈。

那么,如何在城市中保持年轻的心态呢?领英和QQ的相关统计都显示,“兴趣爱好”、“社交圈子”以及“自我认知”是影响心态最重要的决定要素。在具体的选择上,发展兴趣爱好、旅游、坚持运动健身等,都能为人们带来更加年轻和积极的心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