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江苏10岁女童因成绩差,家中服药轻生,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别视频和374字的2页遗书。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女童在遗书中说: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为我学习不好,我死不是因为爸妈,也不是因为老师,是因为我自己……”

“我走了你们也不用天天打我骂我了,虽然爸爸妈妈打我骂我,但我知道都是为了我好。”影片中女童坚定地说着遗言,头脑清醒,表情淡定。

这个念头,肯定早就有了。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别忘了上坟前送我一个蛋糕。”

上路前,她甚至还有心思幽默,故作坚定。

因为成绩不好就自杀,这是孩子“输不起”的表现。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也有类似情节。

有一小姑娘考试考砸了,受不了妈妈的批评,喝了农药,医生全力抢救后,命是暂时保住,但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女孩妈妈听完就崩溃了,哭着说:“我要知道她会喝药,我干吗要说她呀!没考好就没考好呗……”

难过是肯定的了。

有用吗?

没用,晚了。

1、优秀的孩子也常常输不起

这个10岁孩子,成绩到底不好到什么程度,(可能是要求不一样),不清楚。

但是我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所谓的学霸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田妙秀,在期末考试周被发现在公寓自杀。

从小班级的尖子生,学习的佼佼者却因为压力太大承受不了寻了短见。

这里面有自身的学习压力、留学的经济压力,以及父母的期许等社会压力。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不是经济压力才难熬。

有时候我们对“好孩子”的期许,更是最后压死他们的稻草。

一旦孩子一次考好,父母就会希望她一直是优秀的。

达不到呢?

那就是没努力。

上学的全部意义,就在于:

名列前茅,考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

家长的熏陶下,孩子也把当做学习的目标,就会给自己无限的压力。

孩子除了会担心没发挥好,考不好,学习比别人差。

还要担心,会让家长失望。

尤其是现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4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衣来张手饭来张手,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成绩考得好。

当这个意愿没有满足,就出现了女童说的:“对我又打又骂了”。

就算是学霸,也难以面对家长失望的眼神。

2、孩子输不起其实是家长输不起

白岩松曾说:“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

但很多家长只求孩子赢,“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

天价补习班,奥数培训···

学习的目的,从考试成绩,又变成了炫耀的资本。

最强大脑

看过《最强大脑》意大利男孩安德烈·拉托雷和中国男孩李云龙的对决,引起感触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体现的两个孩子心性。当李云龙以为自己记错时,一直念叨,失声痛哭。安德烈都被感染一起难受。

用现场评委的话来说:感觉他整个人被击溃了,什么都没有了。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结果是乌龙,李云龙最后获得胜利,立马破涕为笑,而输家安德烈却大方拥抱李云龙。

十分豁达和淡定。

我们在乎输赢,人家在享受比赛。

3、挫折教育:从游戏中学会失败

有次,我看到朋友在陪女儿玩游戏的时候,总会故意输给她。

朋友说:“孩子一输就哭,下次就不会再玩了。索性输给她,还能增加她的自信。”

“无休止地从失败的经历中保护孩子们对他们是有害无益的,当失败再次发生时,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羞耻、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启鹅学堂,运用风靡德国的HABA数学逻辑玩具开发的游戏课程。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们人生的道理,并且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

有竞争但不是为了输赢,游戏中包含着更多输赢之外的道理。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 即使你先抢到了蛋,但是也可能是个难受的姿势

  • 抢了一个蛋,却无法再抢第二个蛋

  • 游戏过程比输赢更重要。

我们总在游戏中告诉孩子:

  • 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 运气也会影响结果

  • 努力不代表一定成功

  • 愿意尝试,坚持,就已经很优秀了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选择“故意”让她赢。

而可以通过游戏来不断告诫孩子,提升他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游戏就是有输有赢。但你总结了经验,失败了依然坚持,妈妈真为你高兴。"

多做类似的亲子游戏,有很多好处。

  • 孩子感兴趣可以很投入

  • 高质量的陪伴,促进亲子关系

  • 享受成功,体会失败。

这是高级的挫折教育,但本质上是告诉孩子新的观念:

从结果至上,转变为过程至上。

学习是为了你今后能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你的成绩,不会影响妈妈对你的爱。

4、怎么做好挫折教育

给孩子一个更长远的目标

前不久去世的科学家霍金,上学的时候,成绩就从未进过前10名。

10岁女“输不起”喝农药,学霸自杀,别欠孩子一个挫折教育。

作业不整洁,学习能力差,又不会阅读,一度是让老师无奈和同学嘲笑的对象,有同学甚至还当着他的面打赌, 说他这一辈子定会一事无成。

霍金从来不在乎这些,他只是醉心自己的科研。哪怕是残疾之后也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他从此自暴自弃,也是以一时成绩得失论成败。还能有现如今的科学地位和成就吗?

那些能抗住压力,最后成功的人,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不计较短期的失败。

因为他们的目标在远方。

他们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在为长远的目标前进,眼前的失败也不过是学费罢了。

当孩子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的时候,他就不会在乎这些眼前的小挫折了。

吴京说过一句话:“我从不害怕从头开始。”

愿我们的孩子都输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