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看過不少走心的微電影,也見過很多好玩的直播,但“微電影直播”你聽過嗎?

比深夜食堂更走心,比普通的微電影更讓人回味。如果直播可以打分,這場“微電影直播”,我願意給10分,9分給匠心。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天婦羅之神傳人,帶來一場很“好吃”的微電影直播

這次微電影直播的主角——張雪崴,是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唯一的外籍徒弟。在大師身邊學藝12年,“才敢”出師回國,並把日本最頂級的天婦羅料理帶到了中國。2015年實現自己多年的願望,在北京開了一家“雪崴”天婦羅料理店,也是這次微電影直播的“片場”。

片中,雪崴展示了自己多年所學,從料理食材、炸物、到擺盤都親力親為,更是分享了許多天婦羅料理的秘訣,首次出演“微電影”,雪崴卻不顯得緊張。

他說,因為我“演”的是自己。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在直播裡是短短的24秒,背後是整整12年的練習

和食店裡最好的位置是吧檯,天婦羅也不例外。除了可以跟主廚近距離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天婦羅剛出鍋的幾十秒內食用,保證在最佳的時間內品嚐到天婦羅的精髓。

雪崴站在吧檯前,食客問起什麼都樂於講解,始終有問必答、笑意盈盈。當他開始收起微笑,變得嚴肅認真,哦,他要開始上演“24秒炸一道蝦”了。

雪崴倒油入鍋,專注凝視著油麵的變化,接著將蝦身裹好面衣,隨後用手迎著油麵,感受油溫,“5…4…3…2…1…”只聽“哧啦”一聲,蝦完美入鍋,24秒時又精確無誤撈出……一套動作快且利落。拿起放入餐盤中的吸油紙上,並無多餘油星。筷子夾開,蝦裡面是半透明狀態,他說,此時的蝦芯溫度接近45°,這個時候舌頭最敏銳,最能品嚐到蝦的鮮甜。這套動作重複了幾遍,沒有任何差錯,食客說像看了一場24秒的花火,回味無窮。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料理臺上的24秒驚豔時光,離不開臺下十年功打磨。這份嫻熟背後,每一個簡單的步驟都是時光積累的痕跡,是12年來數萬次的演練。

時代很浮躁,但是“最後剩下的,一定是不動搖的人”

早乙女哲哉曾說“我每炸一道天婦羅,必然會去找出它最完美的那個平衡點來,多一分少一毫都不行。不能只是‘差不多’的程度,而是要追求剛剛好的那個點。”

承襲師父的嚴謹,雪崴對每個細節也極盡追求“剛剛好”的那個點。比如吧檯,要精準到座位與廚師皆應距離檯面45釐米,因為這樣能讓客人保持最舒適的狀態;操作檯的走道寬度設定為75釐米,這樣能讓料理人更好地兼顧客人的用餐速度。雪崴對細節的考究遠不止於此,食材上他親力親為,每天早上自己去挑選最新鮮的食材。在用油上,他也同樣苛責。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回國之後,雪崴一直在尋找最適合炸天婦羅的油。好的天婦羅力求保持食材的原味,所以油質要清淡,並且煙點要合適,保證油炸過程中的穩定性,同時要提供充足的能量,讓天婦羅迅速上色……如此嚴苛的要求,讓雪崴在2015年回國之初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油。

但雪崴始終認為,“無論時代怎麼變,最後剩下的一定是不動搖的人”,有些堅持不能妥協。為了做出更好吃的天婦羅,雪崴不停地嘗試,經歷了豆油、花生油、橄欖油等失敗嘗試後,他發現稻米油很適合炸天婦羅,稻米油除了營養價值高,而且煙點高,口感清冽,能恰如其分的留存天婦羅本來的味道;同時能量很足,可以讓天婦羅迅速上色,在油炸過程中,還會有清香,這是其他油無法比擬的。所以在多次嘗試後,雪崴果斷選擇了金龍魚稻米油。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比天婦羅更讓人回味的,是堅持做好一件事的匠心

十年鑽研,是張雪崴的天婦羅之旅,也是金龍魚稻米油的匠心之路。在日本,雪崴一邊給師傅打下手,一邊暗自嚴苛演練,默默提升耐力與技藝,終把最頂級的天婦羅料理帶到中國。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和他的軌跡相似,稻米油最早盛行於日本,金龍魚2007年立項,花了十年時間匠心打磨;數百位專家隊伍在29個基地同步試驗,從5000多種稻米中精選出4種,最終在3600個日夜的耕耘後,研發出了“雙一萬”標準,成為業界標杆。也難怪日本共同社刊出驚世之問:“日本創造了稻米油,但中國卻在創新稻米油。源於日本的稻米油,為何在中國發展的更好?”正因為此,2017年金龍魚稻米油日本上市,就得到國寶級天婦羅名師近藤文夫的青睞,打破他只用日本國產油的傳統,成為大師的新選擇。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也許是和食美味的約定,也許是被料理背後的堅持打動,近藤文夫和雪崴都不約而同選擇了金龍魚稻米油,恰恰也說明,每一份匠心都珍貴,每一份堅持都值得回味。

他用一場微電影直播,讓大家吃到了真正的天婦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