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我爱记常识 · 262

农历四月初八 星期三 华图教育

你必须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快问快答

1、可以用汽油做煤油炉的燃料吗?

2、我国最早的诗歌是?

3、我国的四大佛山是?

4、铁路轨距一般是多长?

5、哺乳动物的心尖指向什么地方?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答案:1、不可以;2、弹歌;3、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4、1.435米(标准轨);5、左下方;

6、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

7、东南亚以什么矿产著名?

8、我国的牡丹之乡是哪里?

9、最早创造数字的是什么人?

10、能够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答案:6、张衡;7、锡和石油;8、山东菏泽;9、古印度人;10、二氧化硫;

11、《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最怕哪个人?

12、古代人称的"大虫"是什么?

13、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什么现象?

14、相对论的提出者是?

15、诺基亚是哪国的公司?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答案:11、岳父;12、老虎;13、自燃;14、爱因斯坦;15、芬兰;

试题再现

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別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来。养蜂人的依据是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节不同

D:音调不同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第二步,声音的三个主要属性,即响度、音调、音色。其中,音调指声音频率的高低,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

第三步,养蜂人计算的是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和音调有关,故养蜂人依据的是音调。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B项:响度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项:音节不是声音的属性,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答案】D

涨知识

在古代,“虫”泛指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具体分类是:禽类为羽虫,兽类为毛虫,虫类为介虫或甲虫,鱼类为鳞虫,人类为倮虫(所谓“倮”,就是无羽毛鳞甲蔽身之意)——合称“五虫”。《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毛虫的精华是麒麟,羽虫的精华是凤凰,介虫的精华是神龟,鳞虫的精华是蛟龙,倮虫的精华是圣人。

但是,“虫”的这种词义并不巩固,后来就缩小到只指昆虫和虫类小动物了。汉初学者缀辑的《尔雅》就特设《释虫》一篇,与《释鱼》《释鸟》《释兽》并列,这和今天人们把动物概分为鸟兽虫鱼四大类也完全相同。《尔雅·释虫》说:“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指无脚的虫,虫豸并称,泛指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

《水浒》二十三回写武松醉卧于景阳冈的大青石上,“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老虎被称为“大虫”,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书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不过,这段文字并没有分析“虎名大虫”的原因。

古人有把“五虫”之首与五行方位相配的说法,便如东方之神——龙(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羽虫之王),西方之神——虎(毛虫之首)等。为什么称虎为“大虫”呢?老虎为兽类属毛虫,又被民间称为百兽之王,而“大”有“为长”“为首”“排行第一”的义项,故而称虎为大虫,就是毛虫类的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和称龙为“龙王”、称凤为“凤凰”为同一机杼。

「第262期」我爱记常识,古代的“虫”指的是什么?

听说点❤的,都上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