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浙江如何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之江智库”有话说

新时代浙江如何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之江智库”有话说

第二届之江智库论坛现场

长期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浙江有何有益探索?展望未来,顺应新时代潮流、践行高质量发展,浙江又该怎么做?

顺应新时代践行高质量发展 四个要点需坚持

省咨询委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方面,总结了浙江长期以来在落实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以创新发展为例,“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两化融合,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史晋川表示。

不过,在史晋川看来,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不能停歇,开放要谱新篇。眼下浙江发展中的问题不少,如协调水平仍有待提高、国际竞争力急需提升、公共服务普及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等。史晋川提出,展望未来,顺应新时代潮流、践行高质量发展浙江在四个方面仍需坚持和努力。

“一是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关键钥匙以及今后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史晋川提出,“二是必须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在新时代中,浙江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和推进各项改革,要坚持浙江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有益经验,让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滋润浙江大地,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方面,史晋川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开放带来进步,开放促进改革,浙江必须加快从开放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发挥好在“一带一路”建设、新兴贸易、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践行高质量发展,浙江还必须加快建立学习型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必须有高质量、高数量的人才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史晋川表示,世界呈现新潮流,中国进入新时代,一个翻天覆地的新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这就要求大家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中、在快速变化的形势下不迷失、不缺位、不落后。

省咨询委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金雪军在论坛上表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两个方面,分别为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未来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金雪军认为,而科创金融则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手发展金融产业并将之有机结合,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金雪军提出,目前科创金融需要解决六个问题,分别为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复合型人才体系的形成、债券与股权的联动和互换、产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的退出通道以及金融科技的对接应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打通城西科创大走廊与钱塘江金融港湾,从而使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便利结合;需要加快协同大湾区产业带与新兴金融中心;需要建立开放型的科创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形成合力推动科创金融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如何衡量?这里有套“指标体系”

浙江的高质量发展是什么状态?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衡量?论坛上,省咨询委特约研究员,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研究员周世峰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浙江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排头兵,我认为,往哪个方向走,要有指挥棒,要有基本遵循,因此要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新时代浙江如何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之江智库”有话说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周世峰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四个重点环节,对应建立了“投入结构”“产出效率”“发展水平”“协调平衡”四大指标类别,筛选出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变量,如R&D投入占GDP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比等,构建了衡量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根据这套指标体系,纵向看,浙江总体进展良好,个别指标有波动(空气优良天数比例),3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单位生产总量信贷占用量、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以及金融资产不良率)。

横向看,周世峰通过分析浙江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指标,向大家展示了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浙江如何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之江智库”有话说

四省横向比较

周世峰表示,总体上看,江苏略优于浙江,浙江略优于广东,广东优于山东,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差距不是很明显。“江苏排第一的指标数有6个,第二的有8个,领先指标数为14个;浙江排第一的指标共有5个,第二的有7个,领先指数有12项,位居四省第二。”周世峰介绍。

根据指标体系,周世峰特别强调需要重点关注R&D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从业人员研发人员数等进展缓慢的指标,“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动力不强,后劲就不足,这些指标必须引起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