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4次透析維持生命 28歲研究生捧出6項發明

新華社等採訪鄒勇松先進事蹟

專訪人物:

鄒勇松,28歲,湖南省新化縣人,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15級研究生。

專訪背景:

>>談病情

去年以來每天要做4次透析

鄒勇松: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鼓勵,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碩士研究生,做的事情也很普通,相信每一個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人都我會像我一樣,甚至比我做得更好。

華商報:這幾天聯繫你的人多吧?

華商報:能談談你的病情嗎,它對你和家庭造成了哪些影響?

鄒勇松:4歲時,我不幸患上了急性腎炎,幾個月後就發展成了慢性腎炎,從此打針吃藥成了家常便飯。去年6月以來,我的病情持續惡化,發展到了終末期,就是大家所說的尿毒症,必須靠透析維持生命。學生時期,一邊看病,一邊上學是我的生活常態。雖然身體不好,但父母、老師一直鼓勵我要有好的心態,積極與病魔做鬥爭。正是在大家的鼓勵下,整個學生時代,我的學習始終沒有落下。我出身農家,家裡沒有穩定的收入,為了給我看病,家裡欠了不少債,父母、哥哥和姐姐也相繼離家前往廣東打工。可以這樣說,沒有親人的支持,我可能也撐不到現在。

華商報:平時你在哪裡做透析?

鄒勇松:我和同學合租的房子不大,為了不影響同學,同時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我專門買了一頂密閉性較好的帳篷放在租住房子的陽臺上,每次透析時就在帳篷裡做,這樣消毒的效果更好一些。

華商報:自去年6月以來,你獨自做了多少次透析?

鄒勇松:去年6月以來,在沒有親人陪護的情況下,我每天給自己做4次透析,至今,已有1000餘次。

華商報:每個月透析要花多少錢,這些費用靠什麼解決?

鄒勇松:每月的醫藥費有五千多元,其中70%可以報銷,剩下的靠我實習掙的一點工資和家人打工的費用彌補。

>>談發明

平時愛動腦 住院不忘發明

華商報:你的老師、同學都說,你是個熱衷鑽研、喜歡發明的人,哪怕是住院期間,也不例外。

華商報:“共享打印機”是你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它有推廣價值嗎?

華商報:你發明的“共享打印機”在學校使用情況怎麼樣?

鄒勇松:同學們反響不錯,但使用率不是很高,從去年11月安裝至今,不到一百人使用。因為是免費供師生使用,大家都擔心加重我的經濟負擔,所以很多人不忍心使用。

華商報:為何要免費呢?

鄒勇松:從我生病至今,學校、老師、同學為我提供了太多的幫助,力所能及地為大家做一點事情,是我的一片心意,怎麼能收費呢?

>>談未來

做喜歡的研究 多回報社會

華商報:每次透析需多長時間?

鄒勇松:一般20多分鐘。

華商報:每天4次透析,天天如此,是不是很累,也很無奈?

鄒勇松:剛開始確實不適應,但只要能活著,苦些累些又算什麼?

華商報:面對疾病折磨,很多人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甚至被擊垮,是什麼力量讓你一路堅持下來?

鄒勇松:我目前一邊讀研,一邊在一所高校的無人駕駛研究所實習。生病20多年來,家人、老師、同學一直在幫助我、鼓勵我、支持我,是他們讓我切身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集體的力量、愛的力量。我在心裡不停地告訴自己,不僅要活著,而且要快樂地活著,因為我快樂,他們才快樂。另外,我只有28歲,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去發現、去探知、去體驗、去感受,我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儘可能活得充實一些,有意義一些。

華商報:去年的遺書是怎麼回事,不怕爸媽看到傷心嗎?

鄒勇松:去年5月,擔心自己時日不多,很多話來不及給父母說,寫了一段感謝父母的話作為遺書。

華商報:遺書的內容能給我們看看嗎?

鄒勇松:爸媽,最近病情惡化很快,喘不過氣,說話都沒力氣……兒時最多的記憶就是你們的肩膀,揹著我走過多少路,跨過多少山,捱了多少餓。我曾想,等畢業了就有能力讓你們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可是天不遂人願。如果有來生,再做你們的兒子,報答今生的養育之恩。——您的兒子鄒勇松,2017年5月2日晚

華商報:如果你還有五六十年的生命,你準備怎麼度過?

鄒勇松:我的理想是發明很多對人類有用的科學產品。如果我還有五六十年的生命,我一定會多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儘可能多的回報社會,給大家帶來一些福利。

華商報:捐獻器官的決定和家人商量過嗎,他們是什麼意見?

鄒勇松:最初家人有不同意見,最後他們尊重我的意見。

華商報:你對參加今年高考的學弟學妹有什麼建議?

鄒勇松:無論考得好與不好,積極面對,快樂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華商報:你有自己的座右銘嗎?

鄒勇松:“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是我的座右銘,這兩句話出自泰戈爾的詩文,原話是“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我改了其中的一處語序。

華商報:為什麼要改?

鄒勇松: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出發點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我要報之以歌”表明了我的態度和決心。

華商報:今後有什麼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