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崛起,浪潮用开放定义世界

文/郑凯

随着中国科技影响力与全球接轨,中国也涌现出一批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科技企业,而代表着底层科技实力的计算力的发展,也迎来了中国式的崛起。以浪潮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对开放计算的投入,站上了世界主赛道。

中国计算崛起,浪潮用开放定义世界

我们常说,一流的科技公司做标准。随着开放计算的崛起,中国公司也有望在开源硬件的维度上,定义世界标准。

开源硬件的中国力量

在今年的2018年浪潮IPF峰会上,全球最著名的开源硬件组织OCP的CTO Bill Carter表示,OCP很看好在中国的发展进度,中国公司对OCP的贡献正在与日俱增,他相信中国公司能够在开源硬件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计算崛起,浪潮用开放定义世界

图示:OCP CTO Bill Carter

通常来看,开源硬件的发展,都有固定的逻辑,比如OCP大多数产品最开始都是在北美地区进行使用和销售,北美之后的下一个增长点来自于欧洲,Bill预测之后未来五年最大的增长点来自亚洲,而亚洲最主要的增长就是来自于中国。Bill认为,“这是比较自然的演进路径,从北美、欧洲,再到亚洲。”

但在我看来,这种常规意义上的发展路径,有希望被中国公司的投入和成长所打破。

实际上,去年就有17家的中国公司加入到OCP成为成员,并且以浪潮、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公司为OCP组织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Bill说,“比如去年的阿里在数据中心设计、运营和电力效率等领域,分享了很多他们的最佳的做法。而腾讯加入之后在数据中心的设计运营方面也做了许多贡献。”

而浪潮则是OCP组织的铂金会员,就在不久前圣何塞举行的OCP US Summit上,浪潮还推出了专为CSP用户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设计,基于OCP Project Olympus四路服务器NF8380M5。

我们知道,OCP社区是2011年由Facebook牵头发起的,其目的是为实现可扩展的计算,提供高效的服务器,存储和数据中心硬件设计,以减少数据中心的环境影响,并构建一个面向CSP需求的产业生态,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在中国,2012年由中国BAT三巨头发起的天蝎标准,和OCP社区一样,也制定了21英寸的整机柜服务器技术标准,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开源组织之一ODCC。可见,中国开源组织的发展也做到了不落下风。“OCP和ODCC并不是竞争关系,反而你应该看到OCP和ODCC有很强的互补性,ODCC在中国有一些自己的客户,提供了一些服务,我们在项目上面已经看到了合作机会。”Bill也对中国的开源组织和公司充满了期待。

用开源定义世界,浪潮的价值和意义

如今对开源硬件来说,一个现实是发展速度落后于开源软件。Bill表示:“硬件的发展主要取决整体技术生态的更新周期,一般来说一代产品研发周期要18个月到3年,这与软件开发的周期本身就有错位。开源硬件的关键是要用比较快的时间给市场提供好的技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开源硬件与开源软件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中国计算崛起,浪潮用开放定义世界

图示: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左),OCP CTO Bill Carter(右)

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则认为,“硬件开放的概念其实很像Linux或Openstack,创造了一个差异化的IT系统,硬件差异化的工作模式。围绕这个生态系统,客户可以更多地去围绕自己的业务需求打造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原则上看,在硬件的开源时代,任何一个客户都可以把所有硬件的设计做成自己独特的产品,不需要依托于厂商,直接可以找工厂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定制。但由于硬件需要牵扯到生产,就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仍然需要有经验的厂商参与其中,这就是浪潮的价值所在。

胡雷钧表示,“从浪潮的角度来看,我们就是比较积极地想推动这种硬件开源。”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品牌服务器时代,是以渠道的形式去覆盖客户,标准化的产品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客户的应用需求。但是对于现在的客户来讲,第一个应用规模越来越大,第二业务成本中IT的成本越来越高,运维的效率、运维的成本,运维给业务模式带来的活力,运维给客户带来的用户体验,变成了核心竞争力。这就是开源硬件,基于客户具体需求进行定制的意义。

谈到对开源组织的看法时,胡雷钧表示,“通过与OCP接触后发现,这更像是一个硬件开源组织,而不是标准组织。OCP更鼓励你把自己的设计去开源。这是传统的开源社区的关键和思路。这也反映了美国Tier2互联网厂商的主张,因为Tier1互联网公司还是倾向于构造自己的垂直平台。”而Tier2互联网和企业,倾向于依托开源组织,来改造工业基础,让工业基础更开放,降低运维成本。这是浪潮参与OCP组织之后,认识到的核心价值。“在计算的开源组织里,是知识共享,技术共享的思路。” 胡雷钧说。

显然,通过这种技术共享的理念,对未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是非常关键的。比如通过OCP,浪潮会开放很多设计,包括GPU和存储的设计等等,可以让很多传统行业客户,构建自己专有平台的门槛越来越低,帮助行业更快的步入数字化的正确道路上。

浪潮如何带动开源计算的崛起

按照胡雷钧的话说,开源计算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更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原来硬件领域里的技术也好、IP也好,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工业基础,工业基础的东西就不再适合以独享的方式占领,就必须开放,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就是为什么浪潮对开放计算如此看好,并成为了当中的引领者。在2017年,浪潮加入了OCP并成为其铂金会员,发布了符合OCP国际标准的OR系列整机柜服务器。同年,浪潮也成为OPEN19的创始会员,全球最先发布了符合OPEN19标准的服务器。而脱胎于天蝎计划的ODCC,浪潮从始至终都是重要的参与者。浪潮早已不是开放计算生态中的普通玩家,而是推动开放计算标准实现的重要驱动者。

同时,浪潮作为唯一一家同时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开放计算组织的服务器供应商,旗下产品可覆盖ODCC、OCP和OPEN19三大开发计算标准。在标准化,乃至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意义的是,浪潮本身也是开放计算应用场景的重要践行者,浪潮采取了协同创新的方式。早在2009年,浪潮与客户联合研发整机柜服务器SR,开启了浪潮与互联网公司共同研发和设计产品的JDM模式。而通过JDM模式,浪潮与CSP实现了从研发期起就共同面对需求,协同研发,做到了最大程度上解决数据中心会遇到的应用难题。为开源硬件的发展之路,提供了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可行性指引。

而在开源硬件生态的建设时,浪潮也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浪潮互联网产品线一款新品的研发周期从1.5年18个月压缩到9个月,从研发到供货,最短周期可以缩短到3个月。这中效率的提升,过去在整个行业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浪潮一直致力于同CSP构筑共生关系,浪潮的业务链已经实现了与运营商用户的完全对接,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与用户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共同成长。

如今,浪潮的目光早已不局限于国内市场,5年后夺取全球服务器第一的目标,决定了浪潮的舞台是整个世界。那么,随着浪潮对开放计算的投入和贡献,越来越多的客户将会从中受益,浪潮也会将中国开源计算的光芒洒满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