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算崛起,浪潮用開放定義世界

文/鄭凱

隨著中國科技影響力與全球接軌,中國也湧現出一批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的科技企業,而代表著底層科技實力的計算力的發展,也迎來了中國式的崛起。以浪潮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公司,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通過對開放計算的投入,站上了世界主賽道。

中國計算崛起,浪潮用開放定義世界

我們常說,一流的科技公司做標準。隨著開放計算的崛起,中國公司也有望在開源硬件的維度上,定義世界標準。

開源硬件的中國力量

在今年的2018年浪潮IPF峰會上,全球最著名的開源硬件組織OCP的CTO Bill Carter表示,OCP很看好在中國的發展進度,中國公司對OCP的貢獻正在與日俱增,他相信中國公司能夠在開源硬件的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計算崛起,浪潮用開放定義世界

圖示:OCP CTO Bill Carter

通常來看,開源硬件的發展,都有固定的邏輯,比如OCP大多數產品最開始都是在北美地區進行使用和銷售,北美之後的下一個增長點來自於歐洲,Bill預測之後未來五年最大的增長點來自亞洲,而亞洲最主要的增長就是來自於中國。Bill認為,“這是比較自然的演進路徑,從北美、歐洲,再到亞洲。”

但在我看來,這種常規意義上的發展路徑,有希望被中國公司的投入和成長所打破。

實際上,去年就有17家的中國公司加入到OCP成為成員,並且以浪潮、阿里和騰訊為代表的中國公司為OCP組織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Bill說,“比如去年的阿里在數據中心設計、運營和電力效率等領域,分享了很多他們的最佳的做法。而騰訊加入之後在數據中心的設計運營方面也做了許多貢獻。”

而浪潮則是OCP組織的鉑金會員,就在不久前聖何塞舉行的OCP US Summit上,浪潮還推出了專為CSP用戶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設計,基於OCP Project Olympus四路服務器NF8380M5。

我們知道,OCP社區是2011年由Facebook牽頭髮起的,其目的是為實現可擴展的計算,提供高效的服務器,存儲和數據中心硬件設計,以減少數據中心的環境影響,並構建一個面向CSP需求的產業生態,從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在中國,2012年由中國BAT三巨頭髮起的天蠍標準,和OCP社區一樣,也制定了21英寸的整機櫃服務器技術標準,並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三大開源組織之一ODCC。可見,中國開源組織的發展也做到了不落下風。“OCP和ODCC並不是競爭關係,反而你應該看到OCP和ODCC有很強的互補性,ODCC在中國有一些自己的客戶,提供了一些服務,我們在項目上面已經看到了合作機會。”Bill也對中國的開源組織和公司充滿了期待。

用開源定義世界,浪潮的價值和意義

如今對開源硬件來說,一個現實是發展速度落後於開源軟件。Bill表示:“硬件的發展主要取決整體技術生態的更新週期,一般來說一代產品研發週期要18個月到3年,這與軟件開發的週期本身就有錯位。開源硬件的關鍵是要用比較快的時間給市場提供好的技術,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開源硬件與開源軟件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中國計算崛起,浪潮用開放定義世界

圖示:浪潮集團副總裁胡雷鈞(左),OCP CTO Bill Carter(右)

浪潮集團副總裁胡雷鈞則認為,“硬件開放的概念其實很像Linux或Openstack,創造了一個差異化的IT系統,硬件差異化的工作模式。圍繞這個生態系統,客戶可以更多地去圍繞自己的業務需求打造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原則上看,在硬件的開源時代,任何一個客戶都可以把所有硬件的設計做成自己獨特的產品,不需要依託於廠商,直接可以找工廠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定製。但由於硬件需要牽扯到生產,就比較複雜,成本比較高,仍然需要有經驗的廠商參與其中,這就是浪潮的價值所在。

胡雷鈞表示,“從浪潮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比較積極地想推動這種硬件開源。”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在品牌服務器時代,是以渠道的形式去覆蓋客戶,標準化的產品基本上覆蓋了絕大部分客戶的應用需求。但是對於現在的客戶來講,第一個應用規模越來越大,第二業務成本中IT的成本越來越高,運維的效率、運維的成本,運維給業務模式帶來的活力,運維給客戶帶來的用戶體驗,變成了核心競爭力。這就是開源硬件,基於客戶具體需求進行定製的意義。

談到對開源組織的看法時,胡雷鈞表示,“通過與OCP接觸後發現,這更像是一個硬件開源組織,而不是標準組織。OCP更鼓勵你把自己的設計去開源。這是傳統的開源社區的關鍵和思路。這也反映了美國Tier2互聯網廠商的主張,因為Tier1互聯網公司還是傾向於構造自己的垂直平臺。”而Tier2互聯網和企業,傾向於依託開源組織,來改造工業基礎,讓工業基礎更開放,降低運維成本。這是浪潮參與OCP組織之後,認識到的核心價值。“在計算的開源組織裡,是知識共享,技術共享的思路。” 胡雷鈞說。

顯然,通過這種技術共享的理念,對未來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是非常關鍵的。比如通過OCP,浪潮會開放很多設計,包括GPU和存儲的設計等等,可以讓很多傳統行業客戶,構建自己專有平臺的門檻越來越低,幫助行業更快的步入數字化的正確道路上。

浪潮如何帶動開源計算的崛起

按照胡雷鈞的話說,開源計算的崛起是歷史發展的潮流,更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原來硬件領域裡的技術也好、IP也好,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的工業基礎,工業基礎的東西就不再適合以獨享的方式佔領,就必須開放,我們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這就是為什麼浪潮對開放計算如此看好,併成為了當中的引領者。在2017年,浪潮加入了OCP併成為其鉑金會員,發佈了符合OCP國際標準的OR系列整機櫃服務器。同年,浪潮也成為OPEN19的創始會員,全球最先發布了符合OPEN19標準的服務器。而脫胎於天蠍計劃的ODCC,浪潮從始至終都是重要的參與者。浪潮早已不是開放計算生態中的普通玩家,而是推動開放計算標準實現的重要驅動者。

同時,浪潮作為唯一一家同時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開放計算組織的服務器供應商,旗下產品可覆蓋ODCC、OCP和OPEN19三大開發計算標準。在標準化,乃至產業化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意義的是,浪潮本身也是開放計算應用場景的重要踐行者,浪潮採取了協同創新的方式。早在2009年,浪潮與客戶聯合研發整機櫃服務器SR,開啟了浪潮與互聯網公司共同研發和設計產品的JDM模式。而通過JDM模式,浪潮與CSP實現了從研發期起就共同面對需求,協同研發,做到了最大程度上解決數據中心會遇到的應用難題。為開源硬件的發展之路,提供了非常有借鑑意義的可行性指引。

而在開源硬件生態的建設時,浪潮也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浪潮互聯網產品線一款新品的研發週期從1.5年18個月壓縮到9個月,從研發到供貨,最短週期可以縮短到3個月。這中效率的提升,過去在整個行業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實際上,浪潮一直致力於同CSP構築共生關係,浪潮的業務鏈已經實現了與運營商用戶的完全對接,建立了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與用戶共同設計、共同研發、共同成長。

如今,浪潮的目光早已不侷限於國內市場,5年後奪取全球服務器第一的目標,決定了浪潮的舞臺是整個世界。那麼,隨著浪潮對開放計算的投入和貢獻,越來越多的客戶將會從中受益,浪潮也會將中國開源計算的光芒灑滿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