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天文曆法

周易與天文曆法

古天文學是中國古代的帶頭科學,而且古代天文學家皆精通陰陽學說,如漢代的張衡、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康節、元代的郭守敬等。

八卦就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的,它是與天文曆法協同發展起來的,是古代天文曆法的最初形式(無文字符號)。

實際上,易道陰陽與古天文鬥建律歷都有著深刻的內涵關係,其關係的核心在於日月四時陰陽、律呂陰陽與易道天之陰陽的關係,六十四卦具有干支納音五行規律。

《周易》八卦、六十四卦、干支、卦氣等是從古天文學觀測中發現的一整套自然規律,它是易學的主體部分,河圖、洛書、八卦、六十四卦中內蘊著科學的天時觀,由於易學不斷向縱深發展,從而促進了天文曆法的高度發達,特別是六十四卦與干支甲子的出現,並有機結合起來反應天地陰陽之象,終於使迴歸年與朔望週期協調起來。

早在春秋之前,中國先民已將天球中臨近黃、赤道的區域分為二十八個區,即二十八宿,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二十八宿概念形成後,古人又將四象(四方天象)概念與二十八宿結合起來。


這樣天球以二十八宿為刻度,四象分佈四方,每時更一象限,四時更四彖限為一周天。故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離震兌四卦紀四時。

春分點在東方,青龍七宿居之,象徵春三月,萬物發陳,故以震卦配之;

夏至點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徵夏三月,萬物繁茂,故以離卦配之;

秋分點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徵秋三月,萬物成熟,故以兌卦配之;

冬至點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徵冬三月,萬物閉藏,故以坎卦配之。

周易與天文曆法

至於我國的歷法,自黃帝始有史書記載的達99種,但大多已經失傳。

我國古代是陰陽合曆。它是以陰曆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曆,即3年一閏,5年再閏,19年七閏始能齊一。也就是說當太陽視運動為19周,月行235周,恰至冬至朔日夜半子時相會。

古代是以迴歸計年,朔望計月,365日而成歲,平年354日,閏年為384日。太陽日週期歷12時辰為一日,合今24小時,1440分鐘。

以序卦順序一卦值一日,坎離震兌值二至二分。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濟值癸亥,週而復始盡360日。以一日十二時辰再分,則以乾坤兩卦代表晝夜,乾坤計十二爻,每爻當一時辰,共當十二時辰,並以十二地支計十二時辰,與十二消息卦相配表示陰陽消長變化之象。

再以乾坤兩卦分360策,其餘每卦的六策,坎離震兌四卦計24策,以演24氣,360策和周天360度。

卦氣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個月即七十二候。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餘四卦坎離震兌分主四時。

每月五卦計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當六候;十二月六十卦當七十二候。六十卦中,每月以闢卦為主,故稱十二月卦。十二月卦表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晷影的變化。

從冬至子月起的六個月,晷影從最長不斷縮短,周易以復、臨、泰、大壯、夬、乾六卦表示陽長陰消之象;從夏年午月起的六個月,則晷景從最短不斷增長,周易以姤、遁、否、觀、剝、坤六卦表示陰長陽消之象。

並且自子至巳,冬至到立春,春分到立夏,氣溫由寒漸溫而暑,呈上升趨勢;自午至亥,夏至到立秋,秋分到立冬,氣溫由暑漸涼而寒,呈下降趨勢。

可見,十二消息卦不僅揭示了四季晝夜長短的節度性,而且體現了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的循環變遷的節律性。

我國古人對太陽迴歸年週期上形成的二十四節氣特徵的認識,對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一直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國曆法經過“數更儀象,日測月驗,隨時更改,務與天合”,使之日趨完善。漢武帝時的太初曆就是以天象實測和多年天文記錄為依據,對曆法進行了第一次改革,首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當時的迴歸已經精確到365.250162天,與現在的觀測數據差約11分鐘;朔望月為29.530864天,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29.530589天,誤差不到24秒。

南北朝時期,祖沖之改革閏法並引入歲差創立了大明曆,將19年7閏改為391年144閏,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實際閏月的計算更精確。

並首次求出交點的日數為27.21223日,現在測得的交點月日數是27.21222為正確推算日月食的發生時間和位置創造了條件。

元代郭守敬集佔今中外曆法之大成,頒佈了我國古代最精確的一部曆法——授時歷,迴歸年和朔望月分別精確到了365.2425和29.530593天,與現代測得的結果分別差26.4秒和0.35秒。

公元1608年,明代邢雲路測得一回歸年為365.242190日,與現代技術條件下測得的誤差不到0.35秒,其精確度遠遠超過了當時歐洲的天文學水平。

實際上,我國的天文曆法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與易卦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的最佳平衡狀態,也正是易卦、卦氣、物候、律歷、干支之間密合的關鍵所在。並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天文曆法一直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地位。

圖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