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課代表的話:

昨天,課代表與大家分享了針對高考的六道名校實戰作文題,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很多魔芋粉在後臺留言詢問——有沒有中考的實戰作文題?

當然有!

距離2018中考也只有近10天了,希望課代表的分享能給各位中考考生帶來啟發,幫助大家更從容地應考!

這並不可怕

【審題】

審題時要注意題目中的幾個關鍵的限定詞,這也是近幾年來上海中考作文命題對於學生審題要求的一個指向。“這”,要求行文中一定要具體交待清楚“不可怕”的對象究竟是什麼;“並不”,暗示了與原來所想的或所瞭解的不一樣,所以“並不可怕”要求在行文中交待清楚曾經害怕過的東西已能夠坦然面對,要有一個從害怕到不害怕過程的呈現,表現出人物思想感情或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前後變化。另外,題目中沒有點明是誰覺得並不可怕,此類題目按照中考慣例一般行文主體是“我”,要求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表達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立意】

行文中可以運用對比手法,來體現人物對問題認識的前後變化,使行文有波瀾,但要注意詳略的安排,將重點放在認識的變化上。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感覺到“並不可怕”的問題或事物應該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提升文章的立意,不能太過瑣碎或簡單。比如常見的寫失敗並不可怕,不能只是簡單寫寫考試失敗了並不可怕,而是要寫出面對挫折或者失敗時所發生的內心的變化,從以往的退縮避讓、備受煎熬,發展成為迎難而上,行文中對於內心煎熬、掙扎的描寫以及在撥雲見日那一刻的欣喜都可以成為文章的出彩之處。

【素材】

本文中“這”的選材範圍很大,可以是具體的對象,如暴風雪、黑夜、疾病,可以是成長中所經歷的具體事件,如考試、失敗、錯誤、獨立等,也可以賦予具體的事件以抽象內涵,如“黑夜”“暴風雨”都可以喻指人生中所經歷的坎坷、挫折、黑暗。無論選什麼素材來寫,都要有事件的細節呈現,要能真正寫出自己成長中對生活的真切感悟,寫出真情實感。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終於,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審題】

審題時,必須認真解讀題目中幾個關鍵的詞語。首先,“終於”是一個副詞,有“最終”“到底”的意思,表示經過較長的一個過程後最終呈現出某種結果,所以要求在行文中要有對拼搏或努力過程的展現,行文要有層次感。其次,“做了”表明是已經完成的動作行為,文章要從已經經歷的生活中去尋找素材;“最好的我”暗含著對比,那就是要和“平時的我”“以往的我”形成對比,突出“我”這一回選擇之正確、表現之難得、收穫之豐富。

【立意】

對於“最好”的理解,關乎文章立意的高下。究竟什麼才稱得上是“最好”,經過努力,考試拿了高分或者比賽拿了好名次,固然是“好”,但是相比之下,精神方面獲得的體驗和收穫比物質的東西可能更有意義。行文可以用層進式結構,寫在努力追求某個具體目標的過程中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展現了美好的品質,獲得了人生境界的昇華,真正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素材】

本文的選材空間很大,個人的成長經歷中有價值、有意義的事件均可以寫。比如生活中做“最好的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原來的依賴父母,變得獨立自主;成長中做“最好的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原來的遇到挫折會迷茫無助,變得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奮起向上;學習中做“最好的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原來的個人主義,變得樂於幫助同學,主動為班級活動出謀劃策等。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有個秘密,我不想說

【審題】

“秘密”在詞典裡這樣釋義:有所隱蔽,不為人知;隱蔽不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有個秘密”表明,這樣的“秘密”有一個。題目還限定了面對“秘密”的情感態度——不想說,而這個“不想說”卻恰恰體現了“我”內心情感的渴望:“不想說”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想說”,但是卻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而不願意說,或者不能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題目中還隱含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秘密”究竟是誰的?因為題目中並沒有限定“秘密”一定是我的,所以可以轉換角度,從身邊熟悉的人、事、物等角度切入或者也可以從國家、民族、世界等大處著眼。

【立意】

審視自我,回眸成長,寫出自己成長中的“秘密”;仔細比較,反覆思考,寫出身邊人、事、物的“秘密”;社會現象,時代變化、國計民生各種各樣的“秘密”……秘密背後一定有一個或幾個隱含的故事,把這個故事娓娓道來,借“不想”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不想說的原因決定著文章立意的深淺和情感的走向。

【素材】

個人的“秘密”可以是失敗的氣餒、無人問津的自卑、沒有方向的迷茫、遭遇挫折的苦痛、沒有知音的寂寞、惡作劇的偷樂、人生的磨難、追夢的艱辛、成功的喜悅等等。

身邊人、事、物的秘密可以是深夜媽媽悄悄來“我”房間,給受傷的“我”擦藥,可以是父親獨自等在寒風中的背影,可以是桂花樹下那獨屬於我和去世外婆的小扇輕搖的回憶,可以是突然出現在老師桌上的潤喉糖……

還可以衝破這些,社會發展、國際交往、人類生存,立足於“中國夢”,去選擇“秘密”……

不想說的原因可以是想一個人面對,可以是作者覺得微不足道,可以是說了可能無人傾聽,可以認為這些是生活和人生的考驗,可以是回憶中的一抹亮色,可以是獨屬於個人隱秘的空間……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你從書中來

【審題】

這個題目限定寫作範圍的字是“書”,所有的“你”都要從“書中來”。“你”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可以是各種名著中的人物,可以是自然美景,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誠信、理念、感恩、孝義等等。要寫出“你”對我的影響,因為“你”,我發生了變化,“你”讓我有所體悟,給予我的啟示等等。

【立意】

放眼歷史長河,古今中外數不清的人物在拂去歲月的煙塵後仍舊熠熠生輝,瀟灑地從書中走來……

放眼文學殿堂,眾多文人塑造的充滿智慧、令人敬佩的文學形象依舊讓我們感受其生命的氣息,他們款款地從書中走來……

放眼造化風物,連綿起伏的長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漫漶的敦煌壁畫,飛舞的九爪金龍,承載傳奇的杭州西湖,擁有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黃山,它們充滿靈動之氣,氤氳著從書中走來……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一些抽象的概念中遨遊,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具有“精神”,把這種精神從書中提煉出來,同樣是一種所得。當生命在一個個“你”中穿行,生命的博大與豐厚才會由此而鑄就。

【素材】

“你”是屈原、孔子、司馬遷、蘇軾、魯迅、巴金、毛澤東、周恩來、愛迪生、牛頓、普希金、安徒生……

“你”來自《紅樓夢》《三國演義》《聊齋志異》《唐詩三百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物種起源》《幾何原本》《自然史》……

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興趣點,選擇自己能寫、想寫的內容。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我做錯了嗎?

【審題】

標題是一句疑問句,並不建議當作反問句來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沒有絕對的對錯的,可能在別人看來做錯的事情,自己卻有相反的看法,而起因便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的切入點不同罷了。在寫作時要抓住自己和他人思想的根源來看待記敘的事情。

【立意】

(1)母親關心我身體,但我希望在拼搏的時候全力以赴,不留遺憾,我沒錯也希望母親理解。

(2)任何善舉都沒錯,錯的是把金錢凌駕於是非之上。

【素材】

(1)母親為了我的健康著想,即使我作業未完成,仍要求我按時睡覺,但我卻抱著“今日事,今日畢”的想法堅持完成作業,我錯了嗎?

(2)我把商販多找的零錢還回去,朋友卻笑我傻氣,我錯了嗎?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不僅僅是真相

【審題】

題目的核心詞是“真相”,文章應該落在發現一件事情的真相,“不僅僅”是修飾詞,有遞進的意思,即除了發現真相之外,還更進一步理解到真相之外的事實,從而得到的感悟。

真相固然是文章重要的一個情節關鍵點,需要將事件梳理清楚,但是“不僅僅”一詞決定了在事件的小高潮之後,主人公擁有進一步的思考或發現。

【立意】

“不僅僅是真相”的行文重點在於要寫出事件發生,獲得真相之後的內容。從情節考慮可以寫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或者在事件過後的抒情議論中寫出超越真相的友誼、親情等。事情的前期敘事不要過於冗長,經過中對於寫出真相之外的內容需要設置一些伏筆,為後文情節做好鋪墊。

【素材】

文章的取材範圍廣泛,無論學校、家庭、社會類,都可以入手。素材中一定要出現轉折。如作文競賽選拔時你勝券在握,但是老師選擇了另一位成績普通的同學參加,真相是她閱讀廣泛思路開闊,結果當你認可她後,意外發現她向老師爭取多一個名額,與你一同參賽;又如父親工作忙碌沒有趕上你藝術節的表演,真相是他回家後向老師要了視頻在手機上靜靜觀看,你明白了父愛的深厚。

……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課代表展示的僅是節選,但已經是“乾貨”滿滿了,完整的精彩內容還請瀏覽雜誌一探究竟!

除此之外,《中文自修》4月刊“升學指導特刊”中還有:

【權威信息】:

《中文自修》特邀教育界權威人士為你解答你最關心的那些問題:如何評估論證的有效程度、如何在寫作時把常理說得有新意、如何應對高考文言文閱讀題以及不容錯過的深受讀者喜愛的高考語文閱卷負責人答讀者問。

【高考點金】:

由教研員和特級教師來教你寫好高考議論文的竅門,解讀高考古典詩詞閱讀的三個層次以及怎樣解答高考有關修辭效果的相關題目!

【中考點金】:

什麼是初中生學習的高級策略?對於中考“作用題”,怎樣審題與答題?兩位滬上重點中學的校長來為你傳授獨家經驗。

【名校考試寶典】:

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上海市七寶中學的學生近年來分別在中、高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中文自修》特邀兩所學校的老師和已考入各重點高中、大學的同學們分享他們的教學、學習經驗!

【閱卷現場】:

2017年上海中考、高考作文第一手資料,由權威專家進行打分、分析,為你全方位展示各等第的考場作文的特點,相信你一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實戰作文】:

以上是《中文自修》4月刊“升學指導特刊”中的幾大重量級欄目的介紹。下面,課代表再為大家送上詳細目錄,感興趣的老師、家長和同學趕快行動起來吧!

中考作文“終極預測”:名校老師為你講解六道實戰作文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