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育出一方好茶

红色热土育出一方好茶

圖為老寨村航拍場景

老寨村位於新羅西北部,全村共有68戶262人,是革命基點村。“老寨不僅是一塊紅色熱土,更是一塊綠色沃土。”村支書陳華陽說。

革命貢獻載史冊

老寨、新寨革命基點村現為兩個行政村,人們習慣統稱為“斜背”。在海拔1280米的高山上,斜揹人民從1929年開始,高舉紅旗、成立農會,參加紅軍、游擊隊,組織成立赤衛隊和其他革命組織,拋頭顱、灑熱血。

1929年5月,老寨村的陳廣德、陳聲支、陳聲乾、陳振月等前往上杭古田,與新寨村在古田做工的陳家木、陳烈章,親眼看到毛主席領導的紅四軍經古田下龍巖,沿途各鄉村都在組織武裝暴動。他們立即找到傅柏翠、賴志興等人,帶著黨的指示,趕回村裡組織秘密農會暴動隊伍,開展革命活動。8月底,龍巖各鄉村土地基本分配完畢,並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閩西蘇維埃政府,斜背村排為第十個蘇維埃政府。

1934年中央主力紅軍長征,斜背村幹群配合留下來的紅軍、游擊隊員堅持游擊戰。1937年,國民黨粵軍對斜背多次“圍剿”,接頭戶陳天泉、陳茂坤等被捕關押,群眾財產損失殆盡。

1941年1月間,巖西北縣委重新組建,將縣委駐地初設在老寨、背洋等地,後來又轉移到別處。1944年,國民黨省保安第九團對老寨進行大“圍剿”,多位接頭戶被捕,群眾財產被搶光。

“雙創雙帶”打品牌

坐車穿過山間水泥路,不遠處是一行行茶樹,淡淡的茶香撲鼻而來,不少村民正忙著採摘新茶,現場一派繁忙。

老寨村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氣候條件,是江山鎮特有的高山茶——斜背茶的產地之一,過去因種植規模較小、產量不高、宣傳力度不夠,斜背茶一直不溫不火。

為將斜背茶的名聲傳播出去,村幹部決定走以“村幹部創建生態茶園示範片,帶領群眾發展家庭農場;村集體創建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壯大產業”為內容的“雙創雙帶”之路,運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斜背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建立後,通過統一註冊商標、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形成產供銷“一條龍”。

村裡還利用科研單位在斜背茶保護開發方面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斷提升斜背茶的種植、管理、採摘、生產、加工水平。目前,老寨村種植斜背茶3000畝左右,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現在老寨村的茶不僅在龍巖暢銷,而且還出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僅一季春茶,平均每戶就有幾萬元收益。去年,村裡還建了斜背茶文化觀光園,下一步,將以鄉村旅遊帶動村民致富。”陳華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