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把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古代的女子,不能常出家门,也不能去私塾读书,她们的生活轨迹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然而,戏曲作品中刻画了这样一些女子,她们于家国有难之时毅然出征,保家卫国,巾帼不让须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畅谈|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1、花木兰

畅谈|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说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面对严酷的兵役制度,花木兰挺身而出,代替年迈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弟上阵杀敌,在军营中度过了十多年,竟然没有被同伴发现,最后凯旋而归。她在战场上英姿飒爽,李霞赫赫战功,为从古自今的女子树下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榜样。

在戏曲舞台上,常香玉演唱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这几句唱词在中国大地上可谓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很多人在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听过它,喜欢它的刚柔并济豪迈激越,也喜欢故事里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花木兰。花木兰的家国情怀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通过豫剧刚劲豪迈的唱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观众。

2、穆桂英

畅谈|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穆桂英是北宋历史上杨家将里杨宗保的妻子,佘太君的孙媳妇儿。她武艺超群、机智勇敢,年纪轻轻便自作主张挑选夫婿,不受封建礼制的限制。更敢于挑大梁,挂帅大破天门阵。在国家危难之际,放弃个人恩怨,率兵出征,保家卫国。

马金凤大师创作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是豫剧经典剧目。剧中穆桂英的唱段几乎段段都是精品,从穆桂英出场戏“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的自报家门,到出征时的“打一杆帅字旗”,尤其是“接印”和“出征”两折戏更是将马派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接印”中穆桂英的对宋王的恼恨不愿接印与佘太君虽有恨但依然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先的担当,两人的复杂心理表现无余,尤其是穆桂英的那句唱腔“如今安王贼子反边境,我怎能袖手旁观不出征?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难道说我就无有了那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叫谁领兵?我怀抱帅印我去把衣更,到校场整军我去把贼平”。每每听到这一句,都不由人热血上涌。

3、梁红玉

畅谈|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宋朝,梁红玉本为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金兀术侵犯中原,韩世忠守润州,与梁红玉共议抗金;并约邻镇张俊、刘锜合兵。梁山后代阮良、费保、高青等亦投军助战。及交战于金山江上,梁红玉擂鼓助阵,与韩世忠率二子合兵大败金兵。

梁红玉是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为“梁氏”,明张四维传奇故事《双烈记》首次以文学形式记载了梁氏夫妇抗金英勇故事,并为其取名为“红玉”。

京剧中梅兰芳、尚小云均有演出梁红玉的故事。梅兰芳演出本名为《战金山》,又名《娘子军》.《黄天荡》,时值抗战前后,该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后欧阳予倩又据此改编为《梁红玉》,为“梅派”代表作之一。三十年代尚小云也选中了这一题材,对《战金山》进行加工整理改编,从《玉玲珑》起,到《战金山》结束,更名为《梁夫人》。1950年前后,再次加工,更名《梁红玉》,在“战金山”一折里的“起霸”、“开打”中,融化了一些武生动作,节奏鲜明,干净利落,很好地表现了梁红玉巾帼英雄的气概和大将风度。尚小云的擂鼓也非常出色,鼓点纯熟、起伏大、变化多,打出了梁红玉为韩世忠擂鼓助战的情绪,烘托了当时战斗的气氛。《梁红玉》也是“尚派”的代表作之一。


划重点

值“三八妇女节”之际,【听戏】特推出“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英雄专场”专题!!!

票友朋友们不要错过哟~


畅谈|谁说女子不如男——戏曲中的巾帼英雄

听戏

变得如此简单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戏曲艺术

下载“听戏”app地址

http://api.zx.hualumedia.com/App/downlo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