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始

纳兰明珠,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始

文:安静的风

在康熙朝,

有一位权臣叫纳兰明珠。

人尊称明相。

这个明珠跟康熙有点亲戚关系,好像是表亲什么的,常言道,是亲三分向,凭这层亲戚,明珠在朝中谋了个差事,虽然职位不高,但有了台阶,就有了向上爬的方向,能不能爬上去,就看你的造化了。

明珠的造化确实不错。

他深知这个差事来之不易,所以他努力工作,勤勤恳恳,没几年工夫,职务涨了好几级,职位一高,人的心就野了,欲望就膨胀了,明珠就动了心思,琢磨着有朝一日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为男人,能走到这一步,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有一句话说得太对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但,心若太大了,

舞台也装不下。

也就在这个时候,明珠施展的舞台搭好了。

康熙平定南疆叛乱后,表面上风平浪静了,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各藩王不服管朿,甚至常常威胁朝廷,这让康熙难以接受,他便有了撤藩的想法。

撤藩是国家大事,关系到国之根本,康熙让大臣们议一议,于是,朝堂之上每日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康熙心烦意乱,一时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群聊的时候,明珠冷眼旁观,他摸透了康熙的心思,他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大谈撤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珠的一番言论,深得康熙赞赏。

随着撤藩的成功,明珠也一步步的走进了权力中心。

有了权力,

便可以为所欲为了。

纳兰明珠,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始

任何一个挖空心思得到权力的人,最终走的都是这个路子,权力,成了他私有的物品。

明珠开始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过个生日送礼的车队都能排出几百米。

明珠乐了,

他觉得权力这东西,虽然不能让你想啥有啥,但要啥来啥还是可能的。

对于明珠的肆意妄为,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他就是被称为“铁面御史”郭琇。

郭琇上了一个奏折,数说明珠十一大罪状,在郭琇之前,直隶巡抚于成龙也曾密告过明珠,但苦于证据不足,康熙没有动手,这次有御史的弹劾,康熙毫不犹豫地把明珠送进了大牢。

罪名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负恩乱政。

时间是,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

这罪名,足够让明珠人头落地,甚至牵连家族。

当你打开权力大门的时候,如果不自爱不自重,不守规矩,那么,牢房的大门也被你推开了。

在牢里的明珠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自己死呢?还是全家跟着死。

当然,谁也不死是最好。

能有这样的结局?

也许有。

最坏的时候,也许是最好的开始,只要你不放弃,希望总会有。

事在人为,

那就看你是什么人了。

明珠思来想去,决定走一招险棋,他让自己的死对头,一等公、领侍内卫大臣索额图救自己一命。

这一招够险的。

虽然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但最危险的人就是最不安全了。

关健看怎么运作。

索额图当然希望明珠死,死的越快越好,他绝对想不到明珠会利用他救了自己。

纳兰明珠,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始

人在绝境时,能想出办法自救,就是大智慧。

明珠让一个明是索党实是明党的官员上书,说明珠贪污受贿都是小事,他主要是动摇国本图谋造反。

谋反,这罪名可以让明珠死几个来回,明珠也是豁出去了,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结果往往是,孩子舍出去了,狼没套住。

这样做,危险系数太高,明珠别无选择,也只有一搏。

明珠让自己的人告自己谋反,其中另有深意。

果然,

奏折一上,引起索党人一片欢呼,大家一拥而上,奏折纷纷,异口同声,

明珠谋反。

而明党的人也不甘示弱,竭力为明珠辩护,他们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明珠死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两派各不相让,针锋相对。

争论的焦点,不是明珠贪污受贿,而是明珠是否谋反。

明珠成功的转移了大家的视线,事情正朝着他预测的方向发展。

康熙不是傻子,他知道明珠不可能谋反,也非常明白索党的意图,但他更清楚,朝廷分两个党派,一是以索额图为首的索党,一是以明珠为首的明党,如果明珠死了,索党做大,失去了制约的势力,更加难以控制。

康熙认为,

明珠不能死,

虽然他该死。

他不死更有价值,

纳兰明珠,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始

这件事证明,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失去价值。

明珠被放出来,这大大出乎索额图等人的意外,不但出来,还在朝廷继续为官。

能有这样的结果,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明珠太了解索额图和康熙的心理。他极其巧妙的利用了,索额图让他速死,而康熙要保持朝政平衡的局面。

了解一个人多么重要。

对于明珠,了解皇帝更重要。

这一次劫难,明珠只损失了一个大学士的头衔,之后不久,又做了内臣,依然留在康熙的身边,二十年后,康熙四十七年去世。

对于这次经历,明珠非常感慨,即使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但你要有一颗不死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