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露水打溼上學娃 七旬翁山道上義務鋤草十年

不忍露水打湿上学娃 七旬翁山道上义务锄草十年

“那個修路老頭,我們都認識”

72歲的李顯學體重只有98斤,但他一年四季都獨自活動在山道上,而他的精神頭,甚至超過很多比他年輕的人。李顯學自己認為,這得益於鋤草修路。從2008年起,李顯學就在鎮子周邊的山道上鋤草修路。近的地方,他中午回家吃飯,下午繼續幹活。到遠的山道上,他就帶上冷開水,就著自帶的饅頭餅乾當午餐。年有四季,歲有冬春,李顯學把修路鋤草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天氣允許出門,他就不會待在家不上山。

去年底,李顯學十年鋤草修路的事蹟得以曝光。今年初,李顯學登上省精神文明辦評選的“四川好人榜”,成為“助人為樂”的典型代表。

距縣城37公里的雙沙鎮是古藺縣第二大城鎮,從古藺到雙沙,汽車要開一個小時。這個集鎮,四面被大山環抱,雖然越來越多的水泥公路從各村通往集鎮,仍有十餘條羊腸小道,分佈在鎮外的群山中。無論是上學,還是趕場,現在仍有很多當地人習慣於走山路。

緣起一次散步 不讓孩子溼腳

李顯學回憶,2008年下半年的一天,他外出散步從鎮上走到大南山了,沿著山路一直往山上爬。“那時還早,學生們從山上往下走,去學校上課。”李顯學發現,雖然沒有下雨,但是草尖上的露水,將孩子們褲管和鞋子全打溼了。

“我當時想,這些娃娃早上出門打溼了,沒得衣服鞋子來換,要接近晚上才能到家,那不是褲子鞋子都靠體溫‘烘乾’?”李顯學說,長此下去身體肯定不好。這讓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反正閒著沒事,不如把路邊的野草都割了,孩子們就不會溼腳。”

最初不好意思

把鐮刀藏到夾克裡

發現孩子們衣服被打溼,李顯學當即決定修路鋤草,原計劃的爬山鍛鍊中斷了。李顯學悄悄回家找了把鐮刀出門。“那時在鎮上住了兩年多,根本用不著割草鋤地,突然提著鐮刀出門肯定要引人注意。”為了不讓人發現,出門時他在外面套了件夾克,把鐮刀藏在夾克的內包裡。第一天,李顯學在山道上割了一天草,天黑了才汗淋淋回家。李顯學對家人撒謊,說爬了幾座山,累得出一身汗反而輕鬆許多。

1971年李顯學從部隊退伍,1972年被安排進當時的白沙區公銷社,此後在當地做生意,幾十年來一直生活在雙沙鎮,附近的村民都認識他。十年前,很多當地人已外出打工,山間地頭很少看到村民割草。李顯學說,他怕人家笑話,見路上有人經過,遠遠就躲開了,等別人走遠了他才又出來割草。

“鋤草上了癮,

這與是不是好人無關”

一年四季都獨自活動在山道上,李顯學的精神頭,甚至超過很多比他年輕的人。他認為,這得益於鋤草修路。“兩個孩子剛得知我在鋤草,很不理解。”李顯學告訴他們,自己天天上山勞動,其實就是鍛鍊身體,最終說服了他們。

年有四季,歲有冬春,李顯學把修路鋤草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天氣允許出門,他就不會賴在家不上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