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藝鳴華夏

又下雪了,應個景兒,當然也是覺得真美↓↓↓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白居易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多美,莫名其面的想到這麼一個場景:

下雪天,溫上一壺酒,和朋友圍著小火爐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藝不才有話說:你是認真的嗎?)屋子是半舊的,沒有暖氣,生上爐子,凍得嗤嗤哈哈,幾個人搓著手來上一壺酒,大家都聊得熱火朝天,偶爾童心未泯的幾個人出去在雪地裡踩踩跳跳,大家團著雪球互相嬉鬧,凍得臉頰通紅,搓著手回屋裡繼續高談闊論……這場景,簡直棒呆!

這時候,如果能揮毫潑墨,簡直不要太完美~~~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所以,今天就出期讓字渣(注意,不是學渣)逆襲的文章,到時候紅袖添香,佳人在旁。筆酣墨飽,揮毫而就。

長橫

拱形造型 左半段略向上傾斜,與水平線的夾角在5°左右,右半段在行筆剛過左半段及時壓平,收筆時自然有拱形造型。

中段略細 行筆時筆鋒略提,筆畫自然變細,但不可太細,否則成為"蜂腰"橫病筆。

收筆上方下圓 收筆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橫神采頓生;最後"轉"一定要圓,與方角形成對比,即和諧又有變化。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左尖橫

起筆寫點要水平左要尖 筆鋒調好後沿水平方向由輕到重順鋒而下(手指執筆的輕重感要敏銳),略拉長形成左尖右圓的杏仁點。

收筆仰勢上抬 反彈轉換筆鋒提起後,提鋒由下邊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與起筆下邊保持平行,最後從上邊收鋒。

筆畫左低右高 與長橫略斜帶筆相同,帶筆後保持斜向直接行筆(由於平點起筆筆鋒指向已達到橫的中鋒運筆要求,故省略轉筆調鋒這一步而直接行筆),收筆後必然左低右高。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懸針豎

收鋒要在正中 收筆完成時,筆鋒要在筆畫的中軸線上,這就要求起筆轉筆時要到位,保證筆鋒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筆畫正中央。

筆畫要飽滿 鋪毫行筆要寫到整個筆畫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筆收鋒。

收鋒動作小 反彈轉換動作幅度要小,寫出的筆畫才能精緻利索。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短平撇

角度要平 取決於帶筆方向,所以點之後要向左平緩帶筆,而不是斜下帶筆。

轉筆變大 隨之而來的是轉筆幅度加大,筆鋒由向左前轉為向右,寫成的撇自然是較平的(不需要絕對水平)。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豎彎撇

轉彎幅度大 由起筆的垂直向下到收筆的水平向左,靠腕的靈活轉動控制筆鋒轉彎。

鋒向要跟蹤 由於轉彎幅度大,所以轉彎時筆鋒指向也要用手指順時針捻動筆桿跟蹤調節。否則寫撇拐彎時筆畫變粗而不協調。

手腕轉動和手指捻動要同步進行。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斜捺

捺腳拐彎處下方上圓 此處用長橫起筆的帶、轉法,即換向時保持原來的按筆力度水平向右帶筆,形成下方上圓的效果。

捺腳即飽滿又鋒正 剛才講的換向帶筆也是達到飽滿的關鍵一步,接著逆時針轉筆調鋒繼而中鋒收筆,寫出的筆畫自然神完氣足,給人以美感。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平捺

起筆用橫的點帶法 注意不要粗、長、斜,應略細、短、平。

第二段下坡要長要緩勿陡;

捺腳稍長上邊沿要平。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臥鉤

出鉤前要上抬 否則雷同於斜鉤,且容易將鉤寫得大而空,使點的位置不好安排。

鉤要長 鉤寫長並同起筆保持平行,這樣鉤很緊湊,也顯得小巧。

鉤之拐角要突出 鉤之拐角不突出則無神采,其它弧鉤拐角也要突出。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豎左彎鉤

寧駝背勿彎腰 起筆右下行急轉左下行,轉彎處方圓並用,猶如駝背,但不彎腰,無傷大雅。如寫成半圓形,猶如彎腰,則有疲軟無力之感。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橫折鉤

橫細折粗 橫要提筆寫,折要按筆寫,不可橫粗折細或橫折粗細相等。

鉤要弧鉤 出鉤前先畫弧,即用豎左彎鉤的寫法。不要寫成折鉤或帶後跟的鉤。

要有變化 橫折鉤可根據不同的字寫成長短不同的變化。

如"同"、"四"、"句"三字對鉤的橫折長短要求就不同,要靈活處理,切勿千篇一律。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橫折折撇

由橫折和撇折加撇組成。橫折折鉤折法與此相同。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左點

起筆用垂點法。即垂直下筆由輕到重寫點,之後向下(略向左偏)帶筆,收筆與垂露豎相同。如從背面橫著看,它變成了左尖橫,說明它與左尖橫的書寫規律是相通的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當墨香在浸染在字裡行間,淺顯和浮躁也會像白紙緩緩地被填滿,留下來一種藝術化的底蘊,而這樣的底蘊,能除卻塵埃和貧瘠,還以清泉和流溪。就像,雪花飄落,能讓你一夜夢迴古城一樣。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時代的筆墨(一)書法

有啥外出安排沒,出去嗨,還是在家宅,留言說想咋玩,說不定小可要喊你一起喲。

(藝不才有話說:... ...最好真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