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有人说,妈妈是最辛苦的人,全年无休,24小时连轴转地照顾孩子;

有人说,妈妈是最胆小的人,孩子的吃穿住行没有一样不担心;

还有人说,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妈妈就成了最焦虑的人。

自从当了妈之后,幸福感骤减,焦虑感暴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但我却想说,每一个妈妈都值得变得更加幸福。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努力赚钱,能力以内给予最多

不久前,我花了1万多块钱给2岁多的孩子报了早教班。

放在三年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时,我的事业跌落谷底,换了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还欠着一笔债,一边上班还信用卡,一边孕育宝宝。

生下宝宝后,我回到县城的婆家坐月子,眼看着产假要结束了,身边人都劝我干脆就留在县城工作吧,有房有车还人帮带孩子。

但我就是不甘心,一心要回到之前工作的大城市,重新找了出租房,喊来妈妈帮我带孩子。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紧巴巴,每次都只是让孩子在摇摇车上坐一会,却舍不得给她投一块钱的硬币;

给孩子买衣服一般都网购或打折时才买,买的衣服总是比实际需要的大一码,就为了孩子能多穿一年。

如今,三年过去了,我换了工作,涨了工资,因为坚持写作,业余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粗粗算了一下,我目前的月收入恰好是三年前的十倍。暗暗窃喜,一切都好起来了。

最明显的是,给孩子花钱这件事,我变得越来越大方了,舍得给她报100多块钱1小时的早教课,衣服尽量选择透气纯棉的,鞋子要选有助于孩子生长发育的,玩具尽量选质量好的而不是价格便宜的。

因为收入的增加,我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无论是玩具、吃饭、出行,亦或是未来的教育。

经济的宽裕,让我在做妈妈这条路上走得更加淡定与从容。

最近在看《会赚钱的妈妈》这本书,感触颇深。

作者克丽丝特尔在书中讲述了很多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通过挖掘自己的兴趣开始努力工作,收获了比以往多出好几倍的收入。

她自己的经历也很励志,一开始是杂货商店的销售员,业余时间在网络商城上卖东西,后来不幸扭伤了脚,彻底辞职在家。

于是,她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赚钱,经历了一些失败,慢慢地越走越顺,还跟朋友合伙做咨询项目、开博客写文章、开课培训、写书等等。

不过几年的时间,她不仅摆脱了以往的拮据,还开出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财务自由。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谈钱或许庸俗,但对于一个妈妈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还记得那个身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逝去的王凤雅小女孩吗?

哪有妈妈不爱孩子?

我更愿意相信,是贫困夺走了孩子的生命。疾病面前,妈妈的爱变得苍白无力。

对于深陷贫困的妈妈来说,钱是沉甸甸的枷锁,残酷地锁住了她对孩子的爱。

因为贫困,妈妈很可能会失去本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机会。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

  • 妈妈的经济能力有多少,意味着她能否在危机时刻带给孩子生的机会。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能够强大一些,再强大一些,不仅仅在于内心的强大, 还在于经济能力上的强大。

就如《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这本书中说的,用金钱,我们可以买到一张安全网,它可以缓解压力,提供各种资源,增强对抗命运无情冲击的柔韧性和修复力。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自我成长,用爱去引领孩子

朋友圈的好友冯尘,几年前生了孩子,因为没有老人带,辞职做起了家庭主妇,专注于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孩子3岁那年,在跟好朋友玩耍时,他的朋友问: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我妈妈是打扫卫生的。”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莫名地刺痛了妈妈的心,她想,我是该做点什么了。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冯尘开始了写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写出了全网阅读量过亿的爆文《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如今,她不仅是各大平台的签约作者,新书也即将出版。

读书和写作于她,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让她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拥有了自我与成长。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当妈妈成长了,养育孩子也变得轻松起来。

比如,当孩子因为气球炸了嚎啕大哭时,冯尘没有咆哮也没有崩溃,她蹲下身告诉孩子:

气球是自己破的,不是你的问题,妈妈下次会做更可爱的动物形状的气球送给你。

从接纳孩子的情绪开始,她总能把孩子从坏情绪中拉出来。

当孩子出门吃饭吵吵嚷嚷不停歇时,她一度烦躁地想骂儿子,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因为她明白“疯疯癫癫”不过是五岁的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当妈妈的心态平和了,孩子也就更快乐了。

有句话说:一级妈妈是榜样,二级妈妈是教练,三级妈妈是保姆。

若只是陪在身边,缺乏交流和引导,还常常对孩子大发雷霆,这样的妈妈还比不过保姆。

若只是刻板地教育孩子,命令孩子要听从指挥,这样的妈妈就像一个教练,能教会孩子很多知识,却无法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真正的好妈妈,应该是榜样式的妈妈,不仅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更能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就如作家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说:“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

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妈妈活得努力而惬意,内心无比通透时,她自然懂得快乐生活的真谛,也愿意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懂得用爱去浇灌和启迪孩子的心灵。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放下焦虑,每一种活法都自有道理

朋友媛媛是我见过最拼的妈妈。

产前三天,她依然在工作,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就开始在做方案对接客户了,仿佛跟没生孩子似的。

不久前,我去看她,本以为她又忙着工作,哪里想到,她正抱着孩子咿咿呀呀唱歌。

“我辞职了。”当她说出这句话时,我简直不敢相信。

她无奈地说:

有什么办法,双方父母都不能过来带孩子,请保姆又不放心,我只好自己带。

虽然有点委屈,但她还是坦然接受了,还兴奋地跟我说:

最近买了很多育儿书,打算一边带孩子一边看书,争取考证成为亲子咨询师。

她跟我聊天时,总是不忘转头对床上的孩子笑,才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边吸吮着手指,一边咧开嘴朝我们甜甜地笑。

那样的瞬间,想想都觉得暖心。

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媛媛愿意牺牲事业,我很羡慕,但并非所有妈妈都如此选择。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另一位妈妈崔璀的做法截然不同,她是典型的事业女性,她不仅是投资公司的独立董事,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带团队、开会、出差……崔璀简直忙到飞起来。

在连续出差一周后,老公告诉她,孩子已经发烧好几天了,当她冲进家门时,孩子委屈说着“妈妈,你走”推开她。

那一刻,她难受极了,告诉孩子“我很想你,让我多在你身边待一会儿吧”,孩子渐渐变得柔软,从背后挂在她身上。

她强忍着不说出那句“妈妈明天又要出差了”。

崔璀并不是没有委屈的,但她说:“是我自己,选择了目前的这一切。

当她觉得眼下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时,很大程度上感受到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就是力量的来源,给她无限的支撑,如同黑暗时刻的一盏灯。

她虽然很忙,但在家的日子总是会抽空给孩子讲故事,每年会带孩子出国旅行。

孩子也早已接受了忙碌的妈妈,周末跟外公出门玩耍时,孩子懂事地对她说:“妈妈,你是老板,所以你得在家工作。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妈妈渴望获得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她们天真地想要成为完美妈妈,仿佛自己是一个神人,可以一手抱娃一手工作。

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压根就不可能。如果太苛求自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焦虑,甚至陷入绝望。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当我们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时,有人会嘲讽:“小心成黄脸婆,将来被老公抛弃”;

当我们为了事业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时,又有人指责:“作为妈妈,你怎么可以这么不称职。”

无论是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来自内心的纠结,其实都没有真正的用处,反而让我们陷入迷茫。

不如放下焦虑,安心走好眼前的路,做全职妈妈也罢,做职场妈妈也罢,每一种活法自有道理。

当一个妈妈真正放下了内心的焦虑,学会坦然接受现实,她的幸福感会自然地洋溢在脸上。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

妈妈说:“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都回头去咬自己的尾巴尖,可无论它怎么努力,还是不成功。

小狗不高兴地问:“妈妈,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

妈妈说:“你没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起头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作为妈妈,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妈妈抬起头努力幸福地往前走时,我们的孩子就如自己的尾巴尖,也会跟着我们快乐起来。

幸福的妈妈,都拥有这三种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