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為什麼要做癌症篩查?

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那麼哪些人群需要做癌症篩查?

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1、長期吸菸人群,包括吸二手菸。

2、有感染幽門螺桿菌者;患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腸息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的人群;長期喜食醃製、煙燻、黴變等食品者。

3、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者,尤其是40歲以上患者;脂肪肝患者;長期嗜酒者。

4、有導管內乳頭狀瘤病,經期延長、未育晚育、高雌激素水平的人群。

5、有癌症家族史者。

哪些癌症篩查經濟實惠又有效?

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癌症篩查手段鱗次櫛比,不勝枚舉,對於廣大人群來說,到底如何選擇準確而又經濟有效的方法來提高癌症的早期發現率呢?

1、低劑量肺部螺旋電腦斷層掃描

2、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

3、乳房X線照相術

用乳房 x 線照相術進行篩檢可使乳腺癌死亡的危險性降低25%-30%,研究顯示這種篩查方法可以降低40至74歲的婦女的疾病死亡率。然而乳房x 線照相結果陰性並不能除外乳腺癌,對觸診異常者仍需進行活檢。所以,我們女性可以時不時“自摸”一下,注意到是否存在乳房腫塊或其他不尋常的變化。

4、人乳頭瘤病毒(HPV)試驗

宮頸癌的發病率及年輕化一直有增加趨勢,且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女性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88.4%-99.7%的宮頸癌中都可檢測到HPV病毒的存在,而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被證明是引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必要因素,所以HPV試驗為宮頸病情程度及患者的預後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宮頸癌篩查測試通常建議從21歲開始。

5、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

原發性肝癌全球發病率逐年增長,死亡人數接近60萬人/年,在腫瘤相關死亡中位居第二位 。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和腫瘤患者術後隨診有重大意義。對於有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患者,或是長期食用研製發黴食品的人群,建議每年定期檢查AFP。

6、皮膚檢查

對我們而言,日常比較容易關注到的應該就是自己皮膚的變化,比如發現一個新的痣出現,或者現有的痣發生了大小,形狀,顏色的改變,這時候應當提起警惕,及時報就醫,以排除黑色素瘤的風險。另外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觸碰到機體表淺部位的淋巴結,這時候千萬不能大意,很多腫瘤,會很快通過淋巴結進行轉移,我們得當心,及時就醫確診。

通過有效篩查,減少癌症死亡

戳以下藍色字即可瞭解課程詳情哦~

上海-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培訓班(2018年7月6-8日)

上海-第三期外泌體相關技術應用與研究策略學習班(2018年6月30-7月1日)

上海-中藥複方/單體研究發表SCI如何突破5分大關(2018年6月30日-7月1日)

北京-TCGA、GEO及SEER公共數據庫挖掘與應用學習會(2018年6月23-2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