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澥湯 湯澥

湯澥了,這是洛陽老城人在灶火(廚房)裡經常說的話,表達的意思有:熬的麵湯澥了,不能喝了..水與面分離,沒及時把鍋蓋掀開,蒸汽上升變水下滴,破壞了麵湯的融合,澥啦,不能喝了。上海人喜歡吃的“泡飯”實際也是把米團用水稀釋,也叫澥開。洛陽人喜歡吃的漿麵條,那個綠豆酸漿,加熱後必須反覆攪和打沫,目的也是怕漿“澥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搞“憶苦思甜”,做過長工的老人們在訴苦大會上講的最多的是:東家讓喝的湯,澥的能照見人影兒...(照見人臉)太稀了唄。

澥xie:糊狀物、膠狀物由稠變稀。如:粥澥了;糨糊澥了....

[方]∶加水使糊狀物或膠狀物變稀(泡飯)。如:漿子太稠,加點水澥一澥,還得加熱熬一下,好貼對聯。

洛陽老人們還有一個說法:內熱太盛排出的熱氣會使麵湯發澥....真假無從考證,也許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