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不知不覺已進入2018年年中,相信不少童鞋正持幣等待各大電商的年中狂歡,入手一款心儀的遊戲本。我相信這種等待是值得的,因為年中諸如聯想、惠普等各大筆記本廠商都會有一波新品上市,它們都標配8代標壓處理器,甚至還有窄邊框,顏值非常高。比如聯想拯救者新品:拯救者Y7000,在英特爾大會上現身的拯救者Y7000,吸引了大量媒體的目光,這還是我腦海中的拯救者?因為它長這樣: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三面窄邊框,告別跑馬邊,顏值蹭蹭蹭往上漲。

而A面,會有新設計的Y字發光LOGO,跑車造型,顏值真心爆炸。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更重要的是,它並不是一款萬元筆記本,它的價格區間在5000-7000元,定位入門級遊戲本,標配8代標壓處理器+1050/1050Ti遊戲顯卡。

說了這麼多,都在說下一代拯救者,那麼現款拯救者還值得購買麼?會不會有點49年入國軍的味道?

正好筆者最近收到了一款私人定製版的拯救者R720,相當於拯救者Y7000的上一代產品,在試玩一週後,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評,說說它的優點與槽點。

外觀

拿到的私人訂製版的拯救者R720和普通的拯救者在外觀上並無區別。

A面採用黑色的碳纖維紋理工藝,不易留指紋切更耐劃傷,三條凸起的戰痕使得A面更為立體。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R720的轉軸處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它隱隱閃現出金色,而不是其他部位的黑色。放大了之後才發現,這是散熱片:不同於其他遊戲本,拯救者R720將散熱孔坐在了轉軸處,散熱孔面積更大,提升了散熱效率。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當然,在風扇位置,也放置了散熱孔,類似於小米Pro的散熱方式,顯然拯救者R720上市更早,卻並沒有吹噓。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這種散熱方式雖然散熱效果更好,但有點容易積累灰塵,在使用一週後,就出現了灰塵積累,難以想象柵欄更大的小米Pro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積累多少灰塵。

側面:

R720側面的接口非常豐富,常用的接口都一應俱全。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左邊有電源接口、RJ45網絡接口、1個USB3.0以及麥克風接口。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右邊則是HDMI、2個USB3.0、SD卡槽以及Type-C接口,同時還有一個電源指示燈,顯示開關機狀態,比較細心。

總的來說,3個USB3.0接口,1個Type-C、HDMI、SD卡槽、網線接口已經能夠滿足日常需求,種類齊全的接口也非常省心。

B面:

拯救者R720的屏幕依舊是跑馬邊框,沒辦法,窄邊框遊戲本處於剛剛興起,甚至還未興起的狀態,你不能對它要求太多。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左下角有Lenovo標識,並不是拯救者的標識,對於一個系列來說,筆者認為拯救者更有個性,也更有辨識度,希望以後的拯救者筆記本能夠使用拯救者的標識,而不是通用的聯想標識,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想法。

點亮屏幕: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在室內強光的狀態下,屏幕的亮度還是非常可觀的,同時C面的鍵盤燈光亮度也很高。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鍵盤燈光亮度很高,也很有辨識度,電源鍵那一橫條雖然也是黑色,但實際上是金屬材質,和鍵盤以及手託部分的類膚質材料區分開來。觸控板觸感不錯,雖然不是精準式觸控板,但也能使用部分多指操作。鍵盤鍵程相較於其他筆記本而言更高,按下去很清脆,反饋感很強。C面最大的槽點並不是鍵盤和觸控板,而是手託部分,由於採用類膚質材料,還是挺容易收集指紋的,不過筆者基本上使用外接機械鍵盤,所以容易收集指紋也變得無關緊要了。

外觀小結:

這是一幅正經的拯救者R720的外觀,和我們印象中的拯救者並沒有太大出入,所以筆者非常期待年中推出的新款拯救者能夠顛覆我們的認知。

配置

筆者的私人定製版,體現在配置方面,因為它是市面上不存在的一款遊戲本。眾所周知,拯救者遊戲本都是NVIDIA顯卡,且內存、硬盤配置不高。

而筆者的拯救者配置如下: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CPU:i7-7700HQ

顯卡:AMD RX560 4GB

內存:16GB

硬盤:512GB SSD+2TB HDD

拋開AMD顯卡來看,其他配置可謂是豪華配置。

CPU:

i7-7700HQ的性能相信已不同贅述,雖然比不上8代CPU,但至少未來幾年都不會落後,有它在,卡頓已經告別我了。通過CPU-Z,我們能夠一覽它的狀態: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這是一款採用14nm Kaby Lake工藝,主頻為2.8GHz的四核八線程旗艦CPU。

內存:

雙通道8GB+8GB,共16GB DDR4內存,最大可升級為32GB,當然日常遊戲完全沒有升級的必要。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硬盤:512GB的固態硬盤,會是哪家呢?先測一測再說吧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窩草,這麼膩害的讀取,莫不是傳說中的一代神盤:三星PM961???!!!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良心了!

用管家檢測了一下,發現它的型號是:MZVLW512,妥妥的PM961,拯救者誠不欺我也!三星大法好!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512GB的PM961,加上2TB機械硬盤,還要啥自行車啊!

顯卡:

終於到了最重要的環節,顯卡部分了。因為這是市面上絕無僅有的AMD拯救者,所以筆者會重點測試下它的性能,看看移動版RX 560對標哪款N卡。

首先看看參數吧: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RX 560採用了14nm工藝,比當下英偉達10系顯卡的16nm工藝還要先進。它的大小為123mm²,晶體管數為30億,流處理器則有1024個,相較於mGTX1050的640個和mGTX1050Ti的768個相比,無疑更先進。同時它的顯存也達到了4GB,在開啟特效時顯然更遊刃有餘。當然,這只是參數上的勝利,具體的性能表現如何,還需要實踐去證明。

3DMark: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3DMARK的TimeSpy跑分為1895,相當於桌面級的GTX1050的水準。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但在Fire Strike Extreme跑分中,卻只跑出了2466的成績。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這個成績是不合格的,因為不僅遠低於桌面級GTX1050,比移動版GTX1050還要差上一點。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2種測試成績,表明了移動版RX 560是一款與移動版GTX 1050相對持的產品。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桌面級的RX 560也是一款對標桌面級GTX 1050的產品。

那麼這款遊戲的實際遊戲體驗如何?筆者玩了一局絕地求生,因為技術比較菜,只打了20分鐘就送了快遞。而這20分鐘的幀率如圖下所示: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在中低配置下,遊戲平均幀數為56幀,有兩次幀率跌至22幀,總體效果令人滿意。

測評之後,進入拆機環節,拯救者R720還是比較容易拆的,將背面所有螺絲擰出來就行了,並不存在特別麻煩的暗釦。

拆機圖如下: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整個佈局還是比較合理的,內存處有屏蔽蓋,防止磁干擾,CPU、顯卡則被散熱片覆蓋。

放大一點看,散熱採用雙銅管雙風扇散熱,加上外露的散熱扇片,整體散熱效果還不錯。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屏蔽罩下是內存,插槽有兩個。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固態硬盤果然是三星PM961,大小為512GB:

前任攻略(寫在新拯救者發佈前):拯救者R720測評

配置小結:

AMD顯卡競爭力稍顯不足,其餘配置真心是萬元以下豪華配置。(可惜不是八代U)

總結

最後,說下它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強大的內存與存儲。16GB的內存,512GB的三星PM961 SSD+2TB的HDD,萬元以下游戲本的頂端配置。

穩定的散熱系統。雖然雙銅管雙散熱比不上一些三銅管、四銅管的遊戲本,但合理的進風、出風方式使得其應對RX560+i7綽綽有餘,不玩遊戲時,風扇基本處於低速狀態,噪聲非常小。玩大型遊戲時,也不會出現特別大的風扇聲。

劣勢:

不夠旗艦的RX560。RX560確實不錯,但相較於該本子的CPU、內存、硬盤,確實差點意思。如果能夠用上RX570那就非常均衡了。

A面沒有拯救者“Y”字信仰燈。沒燈沒燈沒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