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常住人口為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2017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洲運動會將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拱墅區東南與江乾區、下城區接壤,西北與西湖區、餘杭區為鄰,南臨西子湖,北依皋亭山,風光旖旎,環境優美,古老而秀麗的京杭大運河宛如銀鏈穿境,在兩岸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蹟和燦爛的文化遺產。2014年在京杭大運河的申遺中,全浙江共11處申遺點拱墅區佔據3席,是浙江省所佔申遺點最多的城區,是運河杭州段運河古蹟保存最完整、文化底蘊最深厚、旅遊資源最豐富的一段。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是浙江省面積最小、單位GDP最高的城區。上城區轄6個街道,共有54個社區,總人口35.13萬人。工人文化宮每年會在新建的文化宮文化廣場舉辦元宵燈會,自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各類文化活動此起彼伏,既有燈展、有獎猜謎、文藝演出、展覽等項目,還免費提供體育健身、棋牌娛樂、電影欣賞等休閒文化活動。青少年活動中心有“奇燈異彩”、“趣味遊園”、“智力萬花筒”、“創意美勞”、“工藝長廊”、“歡樂遊藝”等活動。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總面積29.33平方千米,轄八個街道,區政府駐文暉路1號。下城區位於杭州市老城區中部 , 因地處故南宋皇城北,杭州習慣以北為下,而稱下城區。下城區歷史悠久。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先民在境西北蕃衍生息。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江乾區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江乾區是杭州城市東擴的橋頭堡,也是杭州城市發展戰略的軸心所在,還是杭州的交通樞紐中心。是杭州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CBD(錢江新城)所在地,區內還擁有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下沙高教園。江乾區轄10個街道,區政府駐慶春東路1號。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浙江省教育強區、浙江省平安城區。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西湖區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所在地。轄區總面積309.41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00萬,是杭州市五個老城區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城區,也是著名的旅遊區。轄區內有西湖、西溪溼地兩個國家5A級景區,還有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泠印社、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宋城等知名景區景點;是著名的文教區,擁有浙江大學、中國美院等名校和小和山高教園區等眾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濱江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濱江區由高新開發區、濱江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其中高新區位於錢塘江北老城區原文教區一帶,面積11.4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區建設發展的發源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蕭山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州灣南岸、錢塘江南岸,地處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西北臨錢塘江,與杭州主城區一江之隔,北頻杭州灣,與海寧市隔江相望,陸域總面積1417.83平方千米。綜合實力居浙江各縣(市、區)首位,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十強縣(市,區)”,多次蟬聯“中國大陸極具投資地第一名”,被譽為“浙江文明之源頭、浙江交通之樞紐、浙江經濟之首富、浙江休閒之勝地、浙江民生之樂園”。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區總面積1228.41平方千米,轄6個鎮、14個街道, 歷史上的餘杭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以農業發達著稱。改革開放以來,餘杭區經濟出現重大調整,工業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財政收入的主體、勞動就業的主體。近年來,餘杭區依託杭州未來科技城、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臨平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等重點產業平臺,打造夢想小鎮、夢棲小鎮、藝尚小鎮、人工智能小鎮等一大批特色小鎮,經濟水平迅猛發展,位列2017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七位。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與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接壤,距武林廣場32公里。富陽轄區總面積1821.03平方千米 ,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富春江橫貫全境。富陽地處丘陵,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半山區。富陽置縣於公元前221年,是東吳大帝孫權的故里,現代文豪郁達夫的故鄉。富陽話屬於吳語,該區居民絕大多數屬漢族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富陽話。富陽造紙業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是中國“造紙之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重點產茶、產繭地區;富陽還是“中國白板紙基地”、“中國球拍之鄉”、“中國賽艇之鄉”。富陽是風景秀麗的山水城市。“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陽“兩山夾江”、“八山半水分半田”,一川如畫的富春江全長68公里,有52公里流經富陽,山清水秀、景色迤邐,600多年前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富春江畔結廬隱居,創作了絕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富陽風景名勝眾多,境內有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龍門古鎮、富春桃源、新沙島等國家AAAA級旅遊區,以及黃公望隱居地、鸛山、天鐘山、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富春山居國際高爾夫球場、永安山國家滑翔傘訓練基地等自然人文名勝。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臨安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餘杭區,南連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接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桐廬地處錢塘江中游,富春江斜貫縣境。桐廬始建於公元225年,唐武德四年升為州府並以桐水分為意西地置分水縣。桐廬是浙西地區經濟實力第一強縣,有“中國民營快遞之鄉”、“國際花園城市”榮譽稱號。桐廬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鍾靈毓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的美譽。北宋名臣范仲淹感慨於這片土地的奇山異水,贊之為“瀟灑桐廬”,並寫下了傳世名篇《瀟灑桐廬郡·十詠》。2017年,桐廬縣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淳安縣位於中國浙江省西部,東與建德、桐廬接壤,南連衢州、常山,西與徽州休寧縣、歙縣毗連,北接臨安。淳安縣建置於208年,為劃歙州(歙縣)東鄉、南鄉而設,時稱始新縣和新定縣。1958年10月,撤銷遂安縣,併入淳安縣。1963年,淳安縣劃屬杭州市,縣人民政府駐千島湖鎮新安北路18號。淳安縣是著名國家級風景區千島湖所在地,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建德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與浦江縣接壤,南與蘭溪市和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建德市總面積2321平方公里,佔浙江省面積的2.28%,距杭州市高速公路里程108公里。建德市境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及其支流壽昌江和蘭江、富春江4條較大河流及38條中小溪流。境域山地和丘陵佔全市總面積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嶺由古生代到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頁岩,南部為200米以下的丘陵。

劃分為13個地區的杭州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其中主要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