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皖江 推動長三角產業升級

強化基礎支撐 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初夏,作為重要的長江水系港口,蕪湖港百舸競發,一派繁忙。緊緊抓住國家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機遇,蕪湖港去年全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4萬標箱,連續四年箱量保持在每年10萬標箱的增長速度。

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全力推進的“三大戰略”之一。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也指出,加快推進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我省水運資源豐富,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長江為依託,巢湖為重心,淮河為主通道,沿江5港為節點的內河水運體系,黃金水道作用凸顯。

潮涌皖江 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

繁忙的蕪湖港集裝箱碼頭

“安徽是長江經濟帶承東啟西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為我省發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省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鬍功傑認為,站上新發展起點,我省可以進一步借力長江黃金水道,突出發揮沿江近海、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集群協同合作、市場體系統一開放、生態環境聯防聯控、社會管理互通互認,實現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合,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先手棋。

去年以來,我省陸續出臺了“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和鐵路、公路、水路等9個領域專項規劃,著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一縱兩橫”水運交通網積極構建——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引江濟淮工程全面建設,淮河干流航道整治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一縱兩橫”水運總體框架加快形成。全省高級航道里程達到1428公里,居全國第5位。

現代化鐵路運輸網加速形成——鄭徐高鐵建成通車,商合杭、合安、鄭阜、安九高鐵開工建設,全省鐵路網進一步完善,鐵路運營里程達到4223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403公里,居全國第三位、中部第一位,安徽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得到根本提升。

綜合交通樞紐和多式聯運體系順利推進——安徽突出打通高速公路、國省幹線、水運“斷頭路”,構建鐵水、公水、空鐵聯運系統。合肥北、阜陽北、馬鞍山鄭蒲港、安慶皖河新港等綜合交通貨運樞紐加快建設。

“以暢通黃金水道為依託,我省努力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將進一步增強黃金水道功能,加快長江干支流航道疏浚整治和升級改造,有序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優化港口功能佈局,著力推進重點鐵路通道和公路“斷頭路”建設。加快推進商合杭、杭黃、合安九高鐵,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及蕪宣機場等一批交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國綜合交通網中的樞紐地位。

強化創新驅動 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5月25日至27日,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於此。在創新引領下,“安徽製造”正展現出嶄新畫卷。

“瞄準創新驅動,我省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近3年累計實施自主創新重大項目150多個,開發新產品、新裝置、新工藝近1000項。著力打造技術和產業、平臺和企業、金融和資本、制度和政策等四個支撐體系,出臺“三重一創”、科技創新等9個“10條”政策,省財政拿出100多億元,真金白銀“實打實”用於項目生成、生產經營、科技創新、要素支持等方面。

高強度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這個科技創新“一號工程”,以中科大為主體推進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上天,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合肥—上海段率先開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顯示觸控玻璃實現量產……依託創新驅動的強大動力,安徽在建設黃金經濟帶的道路上蹄疾步穩。創新引領型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成功舉行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牽頭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加快環巢湖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相關發展規劃正在修改完善。

“接下來,我省將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導向,強力推進沿江產業轉型升級。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優化沿江產業佈局,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實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動科技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紮實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動中科大高新園區與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同步建設。

強化對外開放 著力促進長三角地區深度融合

6月1日,上海西南門戶松江與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九地宣佈共建共享面向長三角的G60科創走廊,聚焦規劃對接,推動長三角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佈局一體化。

對照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一體化、基礎設施聯通化、新發展聯動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環保聯控化、區域市場融合化。我省近年來強化對外開放,著力促進長三角地區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區域互動合作機制建設,配合國家建立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不斷加強省級統籌,逐步建立蕪馬、銅池等地方政府協商合作機制。推進口岸升級、開發區轉型升級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不斷加強與德國、俄羅斯等重點國家合作。

省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程必定認為,安徽要全面對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圍繞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新興增長極,全面提升我省在全國區域發展和開放合作中的戰略地位。從省內層面來講,要統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引導各地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形成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著力謀劃和打造新的戰略平臺。合肥要圍繞建設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進一步突出產業協作、開放合作、創新驅動、協同聯動,帶動周邊加快發展。

去年初,經國務院同意,我省獲批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標誌著安徽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一年多來,我省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助力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同時,大力推動沿江、沿淮城市組團聯動、跨江發展。

“今年,我省將深度參與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深化長三角分工合作,積極參與長三角城市群產業佈局、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協作聯動。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實施方案》落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加快合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都市圈。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安徽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