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福泉山能够在明清时期名扬天下,最关键的是张三丰的到来。张三丰,名全,字君宝,号邋遢道人,辽宁懿州人,是元末明初时期的道士。他一生云游名山大川,踪迹难寻。江阴陈鼎《纪游》记载:“平越郡城内有张邋遢修道故迹,在高贞。洪武间,云游至此,结茅为亭,闭户静坐。”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当时福泉为平越府,张三丰在平越经常和平越卫指挥使张信对弈。一次下完棋,张三丰指城南月山右一块地方说“葬此必封侯”。张信的父母去世后,葬于此地,而后张信被调任京师卫指挥,后永乐帝登基的重要功臣,被封“隆平侯”。

现在福泉山上的礼斗亭就是对弈的遗址,在礼斗亭前有一个浴仙池,池边有一棵桂花树,是张三丰从福建移植过来的。清朝道人汪锡龄曾在此写下:“清池照影树扶疎,昼静廊空想步虚。阅世人来棋散后,出山云淡雨晴初。穷尘滚滚孤亭在,浩刼茫茫百战余。华表鹤归应有泪,旧时城郭半邱墟”等诗句。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张三丰在福泉山曾作自画像。明永乐年间福泉士绅将自画像刻于石碑上,置于礼斗亭中供人们瞻仰朝拜。张三丰自画像石刻在全国只有三块,一块在武当山,一块在青城山,一块就在福泉山。《张三丰全集》记载了垫江人董江描写福泉张三丰自画像的一首诗:“仙风道骨画中呈,麈尾飘然气象清。茗椀香炉长侍侧,三花聚顶见先生”。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张三丰和沈万三是故交,在一个见面中,张三丰曾预言:“日后当于西南会面”。沈万三是明朝初年的首富,因得罪于朱元璋,被贬到贵州安顺天龙屯堡。在天龙屯呆了一段时间后,沈万三听说张三丰在福泉山修行,便赶往福泉山拜见。张三丰笑曰:“犹记东南气盛,西南相见之语乎?”,故有“东南气盛,西南相见”之仙家预言。

福泉山:贵州道教第一名山,张三丰曾在此修行,沈万三在此出家

沈万三便在福泉山拜张三丰为师,在此出家修道。不过仅仅过了一年(1393年),沈万三便去世了,后安葬于福泉山。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其五世孙沈延礼(又名沈安)将沈万三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