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已运行多年了,这个跨世纪工程,因为对国家经济民生的重大影响,在建设工过中非常严谨,其中,建设试验性工程就是重要的一步。

这个试验性工程,就是湖北清江清江隔河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不仅为三峡工程提供了建设模式,还直接造就了一个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隔河岩大坝库区

清江隔河岩工程,是一座电站大坝,也是一道风景。它是清江梯级开发的第一个电站,被当着长江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于1987年1月15日启动。

当年的12月15日,清江隔河岩大坝截流成功。1993年6月4日,隔河岩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紧接着,是第二台机组,第三台机组,第四台机组。到1994年11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从此,清江旧貌换新颜,一个照耀中华的新画廊,如出水的海市蜃楼在清江跃升!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隔河岩大坝雄姿

隔河岩大坝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倒影峡的入口。这里驼峰象崖,相望相探。土家人称崖为岩,是为隔河岩。

隔河岩大坝形成后,清江出现了90多公里长的高峡平湖。整座电站,仿如巨蚌,华灯初上,珍珠闪烁。南岸是引水式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30.4亿度:凌空而望,人文观景与自然观景相映成趣,像一支载着立体画廊的巨轮正在疾行,尾吐浪花,昂扬挺进。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泄洪时节,江水满坝宣泄,排山倒海,如天抖白布,形成巨大爆流。水撞坝底,雷吼不绝,烟腾雾熏,飞珠溅玉,“卷起千堆雪”。

隔河岩水利枢纽,既是国家调峰调频的骨干电站,又是防洪航运、旅游的效益工程。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隔河岩是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是三峡工程建设技术和管理的练兵场。它首先改写中国工程建设史的是“业主责任制”。

隔河岩工程的业主是清江开发总公司,业主责任制就是对工程实行全过程负责,全方位管理,业主既是工程投资的负债者,又是投资风险的承担者,也是投资效益的受益者。它集业主、建设管理、生产经营三种职能于一身,与设计者、建设者、移民者之间,一律实行合同管理。即“借钱建坝,卖电还贷,建管结合,滚动发展。”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正是这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造就了隔河岩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在施工技术方面,150米的高坝设计和施工,国内少见的110米至170米的高边坡爆破、处理和加工。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在先进水平的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等方面。都为三峡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隔河岩工程快速推进的背后,是长阳土家族数十万人民的奉献和牺牲。长阳是老苏区,贺龙曾五到长阳,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土家第一军)就是在这块热土上诞生的。

随着隔河岩大坝截流,水涨山低,6万亩土地被吞没,3万移民搬迁。英勇的长阳人民,像战争时代支援红军一样,支援着国家重点工程。为保证工地用电,长阳人民在缺电期断了自己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

湖北宜昌: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地,历史功绩卓著,如今美如天仙

移民们住窝棚,吃粗粮,肩挑背磨,重新构筑自己的家园。几年间,移民改田建园3万亩,修复库区公路275公里,3万移民在新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就近安置为主,以大农业为主,兴办企业为小、集、轻、矿为主”和“移民安置与工程进展同步;移民生产和生活安置同步,移民生产生活安置与公益设施建设同步”的“三为主”“三为步”经验,被中央、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怪奇公社刘洪进/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