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在這個“舉國坐在汽車輪子上”的時代,汽車和駕駛成為大老爺們的話題之一。和熱愛威力巨大的武器裝備一樣,許多人也向往著充滿野性和挑戰的越野駕駛!

然而並不是誰都有機會享受極致的越野體驗。常年離不開城市的軍武菌,也夢想著能體驗越野的快感。和許多朋友一樣,下班之後在手機上玩幾把《絕地求生 全軍出擊》,是軍武菌的最佳選擇。因為這個遊戲不僅能體驗到高度擬真的槍戰,充滿挑戰的越野駕駛也是無法替代的爽快體驗!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各種玩法層出不窮

比如飆車槍戰

然而,相信幾乎每個《絕地求生 全軍出擊》玩家都遇到過一種尷尬的遭遇:每次駕駛總是從上車開始,到翻車結束…是的,這個鬼遊戲越野駕駛體驗確實爽快,但是即使是最穩定的吉普車,一不留神也會翻車…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軍武菌不由的陷入沉思:

現實中越野也這麼困難麼?

如何在極端路況,還能將汽車開的四平八穩?最有發言權的當然是部隊中的職業汽車兵了!畢竟他們是真正每天都與越野打交道的人。汽車兵開車有哪些秘訣?面對各種充滿危險的路況,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化險為夷的呢?

美國汽車兵:我們通過的是魔鬼訓練

說起汽車兵,許多朋友可能覺得:在公路上開開車拉拉彈藥的就是汽車兵。其實,“汽車兵”只是我們對“軍用越野車輛駕駛員”的通俗叫法。承擔無論是運輸車輛還是戰鬥車輛,各型軍用車輛的駕駛員都會被籠統的稱為汽車兵。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悍馬+遊騎兵是美軍的經典標配

美國是汽車文化最為濃厚的國家。作為一個傳統的“汽車國家”,美國持有駕駛執照的人口達到總人口的70%以上!美軍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基本的駕駛技能。早在一戰時期,美國就開始將國產車投入戰場,充當運輸和戰鬥載具。美軍可以說是世界上使用軍用載具經驗最為豐富的軍隊!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常年的治安戰

讓美軍瞭解駕駛的重要性

既然人人都會開車,那麼能真正將駕駛當做本職的駕駛員,自然是優中選優的人才。美軍中對於軍用載具駕駛員資質有十分精細和嚴苛的劃分: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每一個合格的汽車兵

上崗之前都要獲得駕駛和機械師徽章

駕駛和機械師徽章從二戰時的1942年就開始設立。旨在頒發給通過考核的駕駛員、機械師和特種設備的操作員,相當於軍隊車輛的“駕駛證”。想要獲得它可不容易,首先要經受專門的駕駛培訓。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一個科目練不好

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當然這可比我們熟悉的“駕校培訓”困難多了,以輪式車輛訓練為例:有高速機動、近距離駕駛、路障突破這些基本的駕駛技能。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有一項科目是以45英里

(約72公里)的時速漂移過彎

也有威脅評估和特定情景反擊等培養判斷力的訓練;甚至還有基於突發事件的情景專項訓練,比如如何躲避敵人的伏擊、車隊被迫停下時怎樣防守反擊、在警衛重要人物時車隊如何編組等等。說白了,最終的訓練目的就是要求駕駛員可以做到一邊駕駛,一邊戰鬥。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先後駕駛的車型超過百種

甚至包括各型民用車輛

汽車報廢是家常便飯

在通過基本訓練之後,新兵還要參加為期長達一年的“路考”:士兵需要駕駛或者跟車連續執行任務達12個月;駕駛里程不低於8000英里(約為1.28萬公里),當然途中要是出了一點事故,就會被淘汰…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除了輪式載具其他類型的載具考核也有不同

詳細劃分為兩棲載具、履帶載具、摩托和其他特殊載具

每種類別相互平行,都需要單獨的培訓和考核

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軍車大國必然是風格粗獷的俄羅斯。他們“瘋狂”的駕駛技巧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他們開車總是……別具一格?

當然,這並不代表俄軍的駕駛員的訓練不靠譜,大多數駕駛員也都不會在任務之前幹上一瓶伏特加…事實上,俄羅斯廣袤的領土,使其擁有全世界最多樣、最複雜的地形。冬長夏短的氣候,使得駕駛員必須學會應對各種極端環境。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多次戰爭的經驗讓冰面駕駛

成為俄軍駕駛員的必修課

眾多的俄軍汽車兵擔負重大的責任:無論是長距離的戰略物資運輸,還是戰略導彈的快速部署都離不開他們。為了降低訓練成本,俄軍用了個高大上的訓練方法:專業的高仿真駕駛模擬器: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俄羅斯軍方某汽車駕駛訓練基地

“KamAZ”軍卡高仿真模擬器

駕駛艙風擋前面裝有多塊大屏幕顯示器,構成多視角視野系統,進行擬真度很高的駕駛技能培訓。大屏幕顯示器主要顯示經計算機處理後疊加了相關信息的3D道路景象。利用現代化高仿真模擬訓練器對學員進行駕駛技能培訓,彷彿置身於真實的車輛上,現場感很足,有助於快速提升準駕駛員的專業駕駛技能。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KamAZ”軍卡高仿真模擬器,用真的軍卡駕駛艙改裝而來,底部裝有許多度運動裝置,可模擬出車輛的運行姿態。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看來“玩遊戲”真的可以訓練駕駛啊!

除此之外,每年的5月29日是俄軍的駕駛員節,在這天許多俄軍會開展公開表現,展示平時的訓練場景;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訓練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戰爭捶打出的中國汽車兵:懸崖天路也走給你看!

過去解放軍有個不太好聽的稱呼:“泥腿子”。直到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中汽車運輸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足。勝利都是老百姓靠著“小車推出來”的。

朝鮮戰爭時期,志願軍部隊開始大規模使用蘇聯援助的嘎斯軍卡運送物資。汽車兵逐漸形成規模。為了防備美軍轟炸,他們常常不開車燈,夜間行車。面對朝鮮半島崎嶇的丘陵,中國汽車兵剛一誕生就跨越了巨大的門檻。駕駛技術並沒有“輸在起跑線上”。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空中點燈、地上撒釘、路上炸坑、專打汽車兵

這是朝鮮戰爭時期汽車兵的順口溜

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中國的汽車兵再次受到了嚴峻考驗:水田、山地、密林;還有到處伏擊、佈雷的越南遊擊隊。解放軍的汽車兵們付出巨大犧牲,依然光榮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運輸任務。保障了前線彈藥和物資的補給。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對越自衛反擊戰一汽和二汽的

國產車被大規模裝配

不是極端地形和解放軍過不去,而是再險要的地形,也無法阻擋解放軍的通行!“川藏線”正是磨練中國汽車兵的磨刀石。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176公里,橫跨14條江河,翻越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80%以上的公路處於陡坡和懸崖地帶。地形崎嶇、狹窄、溼滑;塌方、泥石流、雪崩日常發生;高寒、缺氧、高原反應;這是世界上公認最難走的一條公路!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危機四伏的川藏線

曾經讓很多汽車兵吃盡苦頭

截止到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汽車兵戰士犧牲在川藏線上。20年過去,汽車兵戰士克服巨大的困難,總結經驗,磨練技術,徹底“征服”這座高原!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保證每輛車都能安全通過!

近幾年,在俄羅斯舉行的“軍事奧運會”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我軍的神功大成的汽車兵更是走出國門,摘金奪銀!他們嫻熟的技術令全世界為之驚歎!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冬天能滑冰

40公里速度急剎車模擬冰面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夏天能游泳

一米多高的水池模擬渡河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全程高速行進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5米的彈坑?小意思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這個蛇皮走位讓我無話可說…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見過一個車隊一起瞬間掉頭嗎…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解放軍花式開車有多牛,漂移只是小兒科,天天穿越川藏線

▲這默契程度和嫻熟技術

全世界也沒誰了吧…

看了這些,相信大家都能明白成為一個合格的汽車兵有多不容易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