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廣東硅谷,惠州潼湖打算這麼幹……

到2035年建成廣東硅谷,惠州潼湖打算這麼幹……

到2020年,創新與總部經濟區、科教創新園區、中韓(惠州)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等平臺初步建成;到2025年,創新成為產業發展源動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區域性產業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開放式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到2035年建成“廣東硅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億~8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45萬元……6月1日,《廣東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5年)(徵求意見稿)》在市政府官網公示。凡對規劃內容有意見建議的單位或個人,可在公示之日起七日內提出,聯繫電話:3278096;傳真:3278817;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產業重點

擬形成由八大產業組成的高端產業結構體系

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潼湖生態智慧區未來發展的產業重點主要在半導體產業、物聯網產業、智能製造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產業、創意和設計型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泛旅遊產業、金融和商貿服務產業等八大產業。到2035年,潼湖生態智慧區擬形成由這八大產業等組成的高端產業結構體系,建成國家綠色生態城市示範區、廣東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區、珠三角融合發展先行區。

其中,半導體產業依託惠州現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著力發展半導體芯片製造業和集成電路設計業,構建具有潼湖生態智慧區特色的半導體產業鏈。

物聯網產業以思科大數據雲中心、施耐德、德賽物聯網創新應用研發基地、TCL集團智能互聯網全球研發基地、天健國際物聯網孵化器、中國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項目為基礎,深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致力打造世界級物聯網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

智能製造產業以南方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智能製造產業化基地、中試檢測中心、賽迪(華南)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等為基礎,大力開展智能製造技術研發和綜合服務,推動惠州乃至全國智能製造水平發展和產業升級。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產業重點發展中試和孵化型產業、研發服務業等產業,將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成為創新創業高地。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中科新能源、沃特瑪新能源研發基地、“新能源電芯”研發中心等項目為基礎,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在惠州形成集聚效應,推動惠州綠色發展。

泛旅遊產業以潼湖溼地公園建設為龍頭,將潼湖溼地公園打造成集溼地生態保育、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宣傳、遊覽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國家生態示範區和5A級景區標準的國家溼地公園,完善城市公園體系,打造潼湖全域生態體系,推動潼湖發展全域旅遊。

金融和商貿服務產業著力發展科技金融、商貿物流、跨境電子商務、商貿會展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推動潼湖生態智慧區及周邊地區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產業佈局

打造“雙核、四圈層、五組團”產業空間格局

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到,圍繞“生態”“智慧”兩大發展主題,潼湖生態智慧區計劃打造“雙核、四圈層、五組團”的產業空間格局。

其中,“雙核”即“生態核”和“智慧核”,“生態核”以生態涵養、遊憩、科普教育等為主導功能,充分利用優質的山水景觀資源建設溼地公園、農耕文化體驗園、觀鳥臺、水質監測站等設施,打造5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國家溼地公園。同時挖掘客家文化、華僑文化等惠州本土文化,融合水鄉文化、智慧產業文化發展特色休閒旅遊項目,培育形成兼具生態、文化和休閒旅遊功能的都市型生態核。

“智慧核”以科技金融服務為主導功能,配套建設辦公建築群、五星級會議酒店、創業大廈、會展館等商務服務設施,吸引國際一流的企業總部、研發基地以及創新孵化基地等高端項目,引進高端創新資源、科技服務資源和金融服務資源,培育發展科技研發、創意設計、總部經濟等智慧型產業,建設“服務全市、功能突出、生態宜居、高效智慧”的創新與總部經濟區,打造珠三角的區域性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四圈層”即“潼湖生態圈”、“潼湖創新圈”、“潼湖服務圈”和“環潼湖產業聯動圈”。

“五組團”分別指位於智慧區不同方位的中韓科技園、大數據產業園、創意與設計產業園、智能科技聚集園、科教創新園五個主題園區發展相關產業。

五大工程

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創新引擎

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潼湖生態智慧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放眼全球,學習香港,對標深圳,以創新為引領、以轉化為核心、積極培育戰略型新興產業,積極打造不在深圳的“深圳改革創新高地”,並且與周邊地區尤其是仲愷高新區形成統籌聯動發展模式,促進惠州製造向惠州智造轉變,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創新引擎。具體而言,就是開展創新驅動、集聚發展、產業培育、統籌聯動以及“對標深圳”等五大工程。

其中提到,智慧區要緊抓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積極開展創新驅動工程,打造“廣東硅谷”,構建“全球資源+惠州轉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建立適應全球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的產業體系和佈局,並最終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僅僅要帶動惠州製造向惠州創造轉變,還要建設成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創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