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吗?我深表怀疑!

来了就是深圳人吗?我深表怀疑!

6月5日,深圳住建委发布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构建了2018-2035共计18年间的住房发展目标。

根据意见稿,深圳住建委预计至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将达到1800万,新增约550万人,新增住房需求180万套,而受土地供应、住房建设筹集能力所限,未来18年深圳将提供170万套住房。从数据上不难发现,届时深圳市的住房缺口至少为10万套。

有媒体解读此意见稿,称其为“颠覆性”楼市新政,或成楼市长效机制,其实不然。

“在这份详细的住房规划中,深圳将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定为2:2:2:4,彻底颠覆了过去30年以商品房销售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供给主体走向多元化;在住房土地来源上,也从过去的政府垄断供应土地,变为政府供地、企事业单位自用地、村集体用地、棚户区改造等多个渠道。这注定是一份写入历史的文件。”

深圳的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其实早就开始搞了:人才房虽然补助力度大,但是要求太高,一般人根本够不着;公租房、安居房要求低些,但也有门槛你必须是深圳户口,而且报名的人早就排成了长龙,公租房排到7万户,安居房则排到了14万户。以下是深圳安居房、公租房的轮候数据2018.05.10

注意到了没有,人才房是不用排队的,只要你符合人才标准,投入深圳的怀抱随时都有房!而公租房、安居房则是供不应求,极其紧缺!差额高达7万户,14万户!更多人则是寄希望于好运临头,东边不亮西边亮,把公租房、安居房的排队都占着,期待老天开眼降临好运。

可是意见稿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区别,政策配套还是往人才房上过度倾斜,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的比例为1:1:1,也就是说未来人才房依旧是供过于求,公租房一票难求,安居房更是想都别想!不知道这些分析人士,是怎么判断出政策利好无房者的!枉顾房产稀缺、政策错配的事实,得到的只能是异想天开的结论。

另外,土地供给仍然没有新意,还是政府招拍挂加上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模式,只不过是换了些新词而已,政府其实还是垄断着土地供应。而其他类似棚户区改造、万村改造计划,把生活环境变好的同时,也在推高所在地的租金和房价。这不是赶人是什么?

当买不起房,租不起房,更不可能排到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时,“来了就是深圳人”就只是一句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