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自誉为千古一帝,推行一道政令,从此中国彻底成为软柿子

中国封建历史的各个朝代中,每个朝代都有“兴起—鼎盛—衰落”的宿命。

清朝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尾巴,过了康乾盛世,等到乾隆这是时期,清朝整体上就算是在走下坡路了。

随着乾隆晚期官场的逐渐腐败,贪官成堆的出现,就比如和珅。不能说乾隆帝没有动手治过贪官,但是在他采取的措施下,效果明显不怎好。

内在的腐败是清朝的衰败的原因之一,但是要说彻底将中国沦为“软柿子”的还是要和一道各朝各代不自觉施行的政令有关--“闭关”。

此皇帝自誉为千古一帝,推行一道政令,从此中国彻底成为软柿子

外国人在华贸易

在宋太宗皇帝赵广义时期就曾全面推行过“海禁”政策。明朱元璋时期也曾有过,不过目的是为了抵抗沿海的倭患。

但是到了清朝时期,这样的封闭政策就变了味道。

一方面是清朝时期,西方开展了工业革命,中国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市场。西方国家都迫切的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大捞一笔。另一方面,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的越发频繁,西方所宣扬的开放,自由文化对清朝的传统“愚民”政策会造成严重的冲击。

再者加上,台湾的郑式反对清朝政府统治,清军不擅长海战,无可奈何,所以乾隆干脆一道政令--闭关,不允许中国和外国来往交流。但是这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只得开了一个口子--“一口通商”,也就是广东广州口。

此皇帝自誉为千古一帝,推行一道政令,从此中国彻底成为软柿子

英国上书乾隆

英国国王曾给乾隆上书,表示希望乾隆开通沿海各个口岸,两国之间进行商业文化交流,而乾隆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英吉利国王书》说道:“我天朝上国,物产丰富,要啥有啥,是不需要外国进行通商交流的。”

这时候的乾隆,年事已高,对于西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他的这一政令,在后来的各朝代中,都得到了延续。

乾隆之后的清朝,越发的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而内在也不断的腐败,最终和西方逐渐脱轨,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此皇帝自誉为千古一帝,推行一道政令,从此中国彻底成为软柿子

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开展,迫切的需要寻求市场,而中国这块“肥肉”,就是最好的目标。为了打开市场,战争就是最好的手段,于是鸦片战争成为了开端。

被迫开放的清政府用“大刀”火拼西方列强的“火枪大炮”,结局可想而知。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这锅让乾隆或者是清朝整个朝代来背,都有点不公平,毕竟这是各朝各代长久以来,不断积累的结果。

所以啊,封闭会导致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如今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是越发的强大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