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赴港上市,能否維持服務神話?

說到海底撈,說它是火鍋界裡的老大可能有人會不服,但提到服務質量,它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

在過去的6年中,海底撈上市的傳聞頻頻出現,創始人張勇在面對何時上市的問題上一直含含糊糊,甚至在一個月前還否認有上市計劃。如今,終於讓大家看到了實質性緊張。

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海底撈赴港上市,能否維持服務神話?

海底撈這次上市之所以能博得這麼多人關注,不僅因為它是中國火鍋界、餐飲界甚至服務界的標杆,更是因為可能不少人都沒有想到,這個火了這麼多年的店,居然還沒上市。

其實關於海底撈上市的消息早在2012年就有過,這幾年外界也紛紛傳言,畢竟海底撈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

根據本次招股書披露,海底撈一年營收106億元, 2015~2017年收益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9%,年利潤複合增長率達70.5%。2015年時有112家門店,到2017年增長至273家,預計上市時這個數字將達到320家。

其銷售額在2015~2017年均保持約14%的增長速度。每家門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訪、98.2%的人願意再次就餐,年服務顧客超1億人……

不得不說,海底撈幾乎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但同時大家也要知道,餐企要上市也並不是容易的事。

海底撈赴港上市,能否維持服務神話?

雖然海底撈已經邁過了上市的一步,但今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還很多,一著不慎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比如去年8月,媒體暗訪海底撈後廚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個曝光對於海底撈的影響是巨大的,如同海底撈的官網上所說,“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在海底撈官網會有每月的處理公告,列舉了幾十條被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那麼不禁讓人想到是不是還有沒被發現的問題或者重新出現的問題呢?這是海底撈發展中很大的隱患。

海底撈赴港上市,能否維持服務神話?

在火鍋這個餐飲業中,從來都不乏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比如同屬巴蜀火鍋的大龍燚、小龍坎等,都在後方緊追不捨。

說到底,海底撈火鍋究竟好不好吃意見很難統一,比它更正宗的火鍋不在少數,但為什麼人們就是願意在海底撈排隊呢?

“服務”絕對是一個繞不過的關鍵詞,在網上甚至有人調侃其細緻程度為“是地球人就拒絕不了”。大家在海底撈所享受的各種“超值”服務,讓人們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覺”,甚至會對這樣細緻的服務感到“不好意思”。

有很多網友分享了在海底撈享受的超值服務,“只打了一個噴嚏,服務員就吩咐廚房做了碗薑湯送來”“如果有小孩,服務員會幫忙餵食,甚至臨時去購買嬰兒座椅“……

有人擔心海底撈會因為上市而變得不像它,當然,進入資本市場後可能會有不少身不由己,但我們還是更願意相信它不會自掘墳墓,畢竟能做到這樣的服務可不是任誰都有覺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