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高铁从我头顶过,火车道下是我的家


白营镇位于河南汤阴县城东,东邻古贤,西与城关和韩庄乡接壤,南邻伏道,北与安阳县隔羑河相望。

白营镇有白营、尧石得两处龙山文化遗址。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我国第一眼木结构水井。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从白营镇东木佛村穿过,东木佛村村西有汤河流过,河道在此大转弯形成天然太极图。

汤河古称荡水,《清一统志》,汤水原本叫荡水,从汤阴北向东流至内黄县西南注入卫河。

《说文解字》记载,古时“荡”与“汤”读音相同,后人便省去了草字头。现在人们称为汤河。

北魏《水经注》“县因水以取名也”记录了荡阴县名的由来。

我国第一部先秦时期的地理志书《山海经》“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其中的汤水指的就是今天的汤河。汤水之上或很早就有温泉存在。汉《说文解字》“汤,热水也。从水易声。”

汤河是汤阴的母亲河,汤阴因在汤河之南,故称汤阴,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幽禁于此,演周易,奠定五经之首。

东木佛村,先后发展了温室大棚蔬菜、规模化花卉培育、菌类种植及家禽畜批量养殖,提高了村民收入。

白营镇是全国三大金针菇生产基地之一。另据旧志记载,有兴隆寺、崇寿寺、惠通桥等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