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NBA的贏家不僅有勇士,還有微博

今年NBA的赢家不仅有勇士,还有微博

今年的NBA看的很爽,加州灣區又一次沸騰了。隨著勇士隊以季後賽15勝1負的歷史最佳戰績,拿到三年來的第二座總冠軍獎盃,杜蘭特也圓了自己十年的總冠軍夢想,並把FMVP獎盃攬入懷中,和自己的母親一道淚撒球場。

毫無疑問,勇士隊和杜蘭特是今年NBA球場上的最大贏家。但在球場下的NBA商業開發生態中,微博同樣成為了中國市場的大贏家。而雙方的正式攜手,才剛剛開始了三個月。

微博也是今年NBA大贏家

作為一個基於興趣的公開社交媒體平臺,體育一直是微博用戶的主要興趣點之一,也是微博重點開發的核心垂直領域之一。過去一年時間,微博先後與NFL、NBA、西甲等全球頂級體育賽事聯盟頻頻達成戰略合作,而攜手最早開拓中國市場、擁有大量忠實球迷的NBA顯然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合作。

雖然NBA攜手微博只有短短三個月時間,但微博上的相關數據卻令人驚喜。此次NBA季後賽和總決賽期間,微博創造了視頻總播放量近30億、單場賽事(總決賽第五場)視頻播放量1.45億、直播間觀看人數1274萬人次、新增話題閱讀量155億等多項微博體育觀賽記錄。

這樣的數據並不令人奇怪。社交媒體平臺和頂級體育賽事之間似乎有著天生的共贏合力,Twitter也在不斷攜手奧運會、NFL、NBA等頂級體育賽事,同樣取得了出色的活躍數據。作為擁有3億活躍用戶的社交媒體平臺,微博顯然是NBA在中國市場推廣的不二選擇。

微博本就是最大體育生態平臺

為什麼NBA在微博上這麼火?我覺得這存在有幾大原因。第一,微博本身就聚集著全中國最密集的籃球愛好者和NBA球迷,第二,NBA球星球隊在微博上與球迷頻繁互動,直接推高了球迷用戶的參與熱情和活躍度。第三,此次季後賽的精彩程度,金州勇士隊的一路橫掃也吸引了更多吃瓜球迷的關注。

微博本身就是一個體育興趣平臺和生態系統。這裡聚集著15萬體育認證用戶、31萬家媒體機構和8000萬的體育興趣人群。而且,頭部用戶和體育認證用戶正在以每月7%的速度高速增長。

另一方面,微博用戶越來越年輕化,去年微博公佈的數據顯示,18-30歲的微博用戶佔比接近了七成,這些年輕用戶本身就對體育賽事有著天生的熱愛,也給微博平臺帶來了更多的體育話題和關注度。相同的道理,運動健身也成為了微博的熱門話題。

球迷需要公開平臺獲取信息和互動討論。此前的奧運會和世界盃都曾給微博帶來內容和用戶活躍度的井噴。2014年世界盃開幕當天一度創下了71億的話題閱讀量記錄,而2016年奧運會開幕的話題總閱讀量更是達到了100億。

為NBA增加全方位消費場景

對NBA來說,在把網上直播權賣給騰訊之後,擁有3億多活躍用戶的公開平臺微博是在中國市場進行商務推廣合作的不二選擇,兩個合同並不存在利益衝突。

今年NBA的赢家不仅有勇士,还有微博

NBA也格外重視通過微博來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NBA 30支球隊和當家球星都開通了各自的微博,而且保持著非常活躍的互動勢頭。在我勇奪冠之後,庫裡、格林等核心球員都在第一時間上微博感謝球迷並發表感言。

改變賽事內容消費習慣

此外,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微博已經改變了球迷對NBA乃至所有體育賽事內容的消費習慣。在前微博時代,一個球迷的自我修養應該是:去電視臺或者網站收看完整直播,去門戶網站看精彩集錦或比賽分析,去球迷論壇進行討論。

而現在球迷們更普遍的消費方式是:直接轉向在微博平臺看精彩短視頻直播,在微博平臺與心儀的球星球隊互動,在微博平臺進行球迷討論和集體懟對方球迷。在沒有時間看直播的情況下,也可以第一時間、第一視角關注到比賽進程和球星動態。

沒錯,智能手機時代的碎片化閱讀方式正在逐漸影響到體育賽事的整體消費模式,也改變了中國NBA球迷關注季後賽的使用習慣。由於時差關係,很多比賽正是國內早上剛起床的時間,並不是每個NBA球迷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收看NBA總決賽。但他們卻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刷一刷微博,實時得知比賽進展和精彩片段以及花絮內容。

可以說,微博是抓住了更多年輕人利用碎片化時間消費賽事內容的契機。但微博所做的不再是僅僅幫助賽事實現傳統意義上的廣泛、快速的傳播,而是在打造一個基於體育賽事內容消費的圈子平臺,人們在微博上關注的不僅僅是賽事本身,還有臺前幕後的花絮和喜歡的運動員。

在NFL和NBA等頂級體育賽事與微博成功攜手之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賽事組織者主動尋找微博進行合作。而微博在體育圈內的地位,對體育迷的吸引力,就像是看娛樂內容就必須上微博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