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魏·曹植《七哀诗》

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是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

诗人先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

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接着写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

最后“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运用了“比”的表达方法,这是诗人更深层的自况自喻。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独守十年近似幽禁的生活,没有沉沦和颓废,思妇依旧祈愿自己化作长风,随风而去,与君相依,这是思妇此生唯一的期待。曹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认清命运之后,仍不放弃初衷,读来使人感佩。

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曹植以弃妇自比是其后期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曹植具有致君为国的理想,不仅是曹植个人的志向,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反映。

如果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任用,就彷佛那个时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离弃,那就是没了依傍的怨妇,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还有《洛神赋》《白马篇》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其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曹植名篇赏析:只知道“七步诗”,不知曹子建“七哀诗”?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子建天纵英才,但是在政治上却屡屡失意。尽管他没有能够继承王位,但还是一片报国之心,此诗也可属言志之作。其最后郁郁而终,享年仅四十岁。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魏·曹植《七步诗》

张锋编撰 戊戌春写于成都翠彧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