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上世纪,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提出了“15分钟定律”: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这个定律看似有点不可思议,但当下如火如荼、风光无限的直播平台和短视频产品,以及活跃在这些平台上的大大小小的网红们,则似乎一次次预言了技术赋权的巨大能量,只不过区别在于下一个15分钟你是否还被人关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由左至右:翟翊、易家扬、卢小旭、宿羽阳、李辉、黄俊

独立音乐人如何做企划?

说起企划,其实是一个唱片业时代的词汇,也是唱片工业很重要的把关环节。当然,随着互联网音乐时代的到来,音乐企划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在注意力极度稀缺且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做音乐还是做电影,流量的获取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对此,原京文唱片负责人李辉有着清晰的认识,“对音乐人来说,做音乐本身不难,但如何被别人听到,这个传播过程会特别难。因为平台也是少的,通道特别窄,那么多流量,还有大量的历史作品和音乐综艺,复制、翻唱,都挤在这个窄窄的通道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很显然,无论是对于唱片公司艺人还是独立音乐人,如何更高效率地打造出个人品牌就成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了。而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企划解决的问题。李辉补充到,“一个好的企划,他的音乐阅读量要非常大,要有很好的文学概念,同时他也更感性、更敏锐,对一个事物的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充满想象力。”

换句话说,企划要做的就是根据音乐人本身的属性,去规划音乐人的定位和作品,然后借助各种宣传方式去夯实、放大成个人品牌。

“小旭音乐”创始人卢小旭认为,“怎样才能形成你个人的标签和独特风格,怎样才能从每年上百万首的作品里脱颖而出,自己的标签和Slogan要非常明确,然后持续做下去,这样你‘浮出水面’的概率可能才比较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网易音乐人沙龙现场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资源有限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更多人听到呢?网易云音乐运营总监黄俊认为,除了对自我和受众的精准定位、写出好听的旋律,更要重视文案、宣传等基础工作,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方式去拓展自己的受众群体,“顺势掌握一些好的手段为自己所用”。

他还以电音音乐人Panta.Q为例,进行了例证。黄俊介绍到,这位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人气DJ,一直使用熊猫人作为个人品牌形象。不论是《熊猫人永不为奴》等音乐作品,还是音乐专辑封面,亦是现场演出时的背景,Panta.Q都常采用统一熊猫人图案,强化形象定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网易云音乐运营总监黄俊

同时,Panta.Q还在网易云音乐通过开设专栏、电台,创建歌单,发布动态等方式,多维展现其音乐创作历程,目前在作品知名度和个人品牌建设方面都有不错表现。

作为“石头计划”的优秀代表,独立音乐人宿羽阳则更像是新一代自我企划的践行者。为了验证自己的编曲和作词上的思路,“经常会去关注排行榜上面的东西,我会分析这些编曲,比如说,他的吉他是怎么弹的,人声是怎么唱的,词是怎样的风格,他表达的意思能不能打动当下人的心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由左至右:卢小旭、宿羽阳、李辉

事实证明,只要你听过她的那首《重逢》,肯定记住了那句“爱人吶,这样呼唤你”。

因此,不管是唱片业时代还是互联网音乐时代,建立个人标签、打造个人品牌都是核心问题。正如大师级词人、金牌企划人易家扬所说,“你必须在孤独里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字、旋律或编曲,未来才能走得更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金牌企划人易家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从春晚、彩铃、选秀到短视频,聊聊音乐宣传渠道的变迁逻辑》提到,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时,流量(即受众注意力)会从原有的流通体系中迅速转移到新的渠道,平台制造意见领袖(即超级IP)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短视频现金激励计划

线下部分,网易云音乐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livehouse、音乐节、体育馆等不同层级的演出舞台。2017年5月,网易云音乐为独立音乐人量身打造了一个线上线下互通的平台“云豆现场”,今年将会扩大到35个城市;2018年3月,网易云音乐宣布推出“云上系列音乐节”,给民谣、嘻哈、电音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人更多交流碰撞的机会;而今年1月举办的硬地围炉夜,作为首个进入工体馆的独立音乐人盛典,更成为了华语音乐发展过程中颇具历史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朴树在硬地围炉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云音乐如何助力原创音乐人成长?

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

除了宣传曝光上的支持,网易云音乐还为音乐人提供了演出、数字专辑、会员包、赞赏、周边、评论区分成广告等多元收入模式,尽可能帮助音乐人形成“创作-收益-创作”的良性循环,解决生存上的后顾之忧。

目前,网易云音乐已经拥有了4亿用户的体量,2017年底,入驻音乐人也超过了5万人,同比增长超过10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网易云音乐信奉的“我们培育最好的土壤,帮助音乐人自由生长”的价值观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可圈可点的数据案例和音乐人的成长壮大基础上的。

作者 | 范志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