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1905年,日本和俄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洲之間的對馬海峽打了一場生死架,史稱對馬海戰。這場戰鬥最終以絕對優勢方俄國一敗塗地而宣告結束,日本在勝利之後野心日益增長,中國成了它的主要侵略目標。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當時俄羅斯帝國的的海軍艦艇數量是日本的三倍,軍事力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俄羅斯帝國是怎麼把對馬海戰打輸的呢?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俄羅斯的艦艇數量雖然是日本的三倍以上,但是卻被分為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而其太平洋艦隊在之前的黃海海戰已經遭受重創被圍困於中國旅順港海域。俄羅斯帝國沒有辦法,只能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軍艦組成偽太平洋艦隊,號稱第二太平洋艦隊。浩浩蕩蕩的從波羅的海出發,繞了大半個地球趕來對馬海峽送人頭。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藍色的線才是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的行駛路線。肯定有小夥伴要問為什麼俄羅斯帝國艦隊不走蘇伊士運河,而要繞道非洲好望角?的確,當時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而且可以通過大型戰艦,但是當時的蘇伊士運河掌握在日本當時的盟友英國手中。俄羅斯帝國第二太平洋艦隊除了用大炮開路,否則根本無法通過。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根本不熟悉歐亞大陸另一邊的海況,而且還是不遠萬里奔襲而來,在海上長時間的顛簸了讓士兵戰鬥力大打折扣。而他們的對手日本卻是在這裡枕戈待旦,以逸待勞,精力充沛的迎戰俄羅斯帝國疲憊不堪的艦隊,戰鬥力高下立判。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軍當時的指揮官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不斷督促其手下炮兵進行射擊訓練。在他看來,一門百發百中的炮的威力遠大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炮。於是在戰鬥之前日本海軍進行了高強度的射擊訓練,戰鬥還未打響就用掉了一半的彈藥。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訓練的效果在戰鬥時的效果非常明顯,日本海軍水兵的命中率明顯高於俄羅斯帝國。在戰鬥中日本水兵可以說是達到了“每發必中”的效果,重創俄羅斯帝國艦隊。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據戰後統計,此役俄羅斯帝國艦隊戰艦被擊沉21艘,被俘9艘,共損失27萬噸海軍戰艦。人員陣亡4830人,被俘虜5917人。俄羅斯帝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一下去了三分之二。而另一邊的日本則只損失了3艘魚雷艇,噸位不到300噸。人員陣亡117人,受傷587人。這一戰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俄羅斯無異於萬里送人頭。

千里送人頭,哦不!是萬里送人頭,俄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其原因除了戰艦航速慢,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不熟悉太平洋,而且疲於奔命。其主要還是當時日本水兵的戰鬥素質明顯高於士氣低落的俄國水兵,這一點直接導致俄羅斯奔襲18000公里給日本送了一個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