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眼看高考临近,孩子和家长们都会因此压力倍增,甚至焦虑不已。

而理智、正确地看待高考,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只会重蹈悲剧的覆辙。

在厦门92路公车上曾经发生过一幕惨剧!

一名高三女学生从座位上重重摔倒在地,引起了乘客和司机的注意,并及时拨打了急救电话。

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晕倒,女孩脸色开始发黑,呼吸在慢慢消失。

待急救车赶到,医护人员持续抢救,但仍无力回天……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同年五月,厦门六中一高三男生郑毓晗在睡梦中猝死,死因同样是压力过大、心理负荷过重。

这位艺考生已通过飞行员的初试,但却因体检中“心跳过缓”压力倍增,更导致模拟质检考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竟毫无知觉的猝死于睡梦中。

高考过后,郑爸爸和妻子相互搀扶面对台下又惊又痛的学生说:“我们深知高考对于你们的重要,为了不影响大家的高考,我们隐瞒了毓晗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这些令人心痛的消息,每年高考都时有发生。

2010年6月,广水市一高考男生跳楼自杀。

2011年2月,高三学生因高考、艺考双重压力酿成悲剧。

2012年,惨案发生在湖北。

2016年5月,浙江“学霸”投河自尽。

……

然而,面对这一个个悲剧,我们不得不思考:

家长和孩子对高考的态度,是否理智,是否真的认为“一考定终身”,是否需要家长“忍辱负重”,是否值得孩子 “以命相搏”。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生命教育,远远高于高考

2017年6月7日上午,也就是高考的第一天,辽宁省朝阳市的一名22岁男子选择了轻生。

该男子是某高中复读生,120医护人员到场时,确认已经死亡。

家长称是考前压力太大所致。

在多年复读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有的就会走极端,这毫无疑问是人生的悲剧。

高考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非要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道路,不成功不罢休,这就可能走进死胡同。

为了让孩子安心高考,家人竟然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长达13天。

高考结束后,得知消息的孩子,在父亲的病房外哭成了泪人。

世间至亲的人早已离世,自己却浑然不知,这种痛苦和遗憾谁都无法感同身受。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获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班主任安慰他的学生

湖北一考生,也是考试结束后才知道爸爸两个月前突发疾病去世,妈妈怕“影响高考”竟也一直瞒着。

孩子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错过亲人成了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家长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说是自私的,更是对生命的漠视。

不得不承认,高考文化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但一切教育的目的都该是能在这个世界富足而自由的活着,生命才是一切的真谛。

生命高于一切,给孩子的生命教育,远远高于一场高考的意义。

人生不只一个考场,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懂得感恩、理解生命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

孩子只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却忽略了高考只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极限挑战》有一期的节目主题与高考有关,这一期被网友称为最好看最具正能量的一期。

节目中,极限男人帮来到了崇明中学,与师生共同举行了高考誓师大会。

誓师大会的形式特别而富含真理。

视频加载中...

所有高三考生站在足球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由黄渤等六个人分别提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由黄渤提出: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吗?如果是就请向前6步走到下一条线。

这个问题后,十几个孩子走到前面那条线,也还有很多留在原地。

  • “你的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 “你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 “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 “你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 “你父母在你从小到大,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六个问题结束后,有的遥遥领先,有的原地不动。

此时,孩子们被告知:只有前20名可以得到礼物,而礼物就在远处的室内篮球场里。

所有孩子们统一拼尽全力向室内篮球场跑去。

最后,前20名学生成功进入了篮球场,而大多数学生都被拦在了外面。

此时,孙红雷外面的学生们说:

“你们大概都18岁左右,未来的路还很长,会碰到很多的困难,难道就被一扇门挡住了吗?”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孩子们大喊“不能!”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撞不撞开它?”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撞!”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说罢,所有的孩子一起撞破那道门,冲向了篮球场。场面非常壮观,也异常感动。

如果把那一道门比作高考,从起点到门一定是场百米赛,如果把整场比赛当做人生,那人生一定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

在人生的长跑中,高考只是这场赛跑的第一站,第一个转折点,无论跨过,无论饶过,都能够通向终点。

最后,黄磊说的一番话非常富有哲理:“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是的,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即使在第一站跌倒了,没关系,距离终点还远着呢,在冠军还没有产生前谁都可以去争冠军,它只能影响人生,却不能定义人生。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战场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剧中“虎妈”赵薇的女儿茜茜,娇生惯养,任性调皮,与多才多艺的别人家小孩一比,更是让父母无地自容。

“虎妈”终于意识到:女儿的教育以及她的未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吃昂贵的有机蔬菜,拉伸手指学习钢琴,花巨资买了学区房,和大群家长围追堵截校区主任……只为在自己后半生的战场中,为孩子赢得一个漂亮的人生。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然而,在“虎妈”和“猫爸”两种极端的教育观念下,孩子最终得了抑郁症。

现实中的家长也是如此,坚定的相信着:残酷的教育是必须的,否则只能被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淘汰。

曾有过一个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72%家长们罹患了或轻或重的“分数忧虑症”:害怕孩子成绩会落后,害怕孩子比赛拿不到一等奖,担忧孩子写作业太慢,担忧孩子总是爱玩……

制片人黄澜也曾谈到她的经历:“上下班都是跑着,回家全忙孩子。等孩子考卷一拿来,我就仰天虎啸。”

然而,亲爱的家长,你在战场上拼来的,一定适合孩子的人生吗?

2013年5月24日,达州市渠县中学高三学生发生了一起同窗杀人事件。

李某因成绩平平,家人为其报辅导课程请高考专家都无济于事,眼见高考逼近,不堪压力,竟向好友王某索要高考答案。

结果,索要答案不成,心生恼恨,竟买刀将同窗好友活活捅死。

孩子为高考答案杀害同窗,站在他背后的教育者岂会毫无干系。

娇妈曾看到太多父母因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以高考为目标,焦虑的采取了极端的教育方式,“不顾一切为学习”,“为学习不顾一切”。

既教给孩子功利性教育,又将焦虑的情绪传达给了孩子。这不只会影响到眼前的高考,更能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图片来自印度电影《起跑线》

鲁迅在《三闲集·通信》里说:“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

从小被灌输“急功近利”主义的孩子,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成功人士”。

高考除了拼智商、拼积累,还要拼爹妈,爸妈的焦虑会直接影响着孩子考试的状态,家长的眼界更决定着孩子未来发展的宽度和高度。

曾看到一句话:把人生当战场的人,他面对的就是鲜血与尸体,而把人生当旅程的人,他面对的就是风景与鲜花。

告诉孩子:我们的目标不是211,不是985,我们的目标是大千世界,是星辰大海,是能够自由掌控的未来。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高三考生考前猝死: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歌德曾说过: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是的,眼前的高考似乎难以跨越,你可能也因此经历过某个痛哭的长夜。

但记住,高考只是人生这场长跑的起点站,还会有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还会有一个又一个让你痛哭,值得你去痛哭的夜晚。

只有在灯火阑珊处,才懂得品味人生,才能称之为人生。

孩子,高考请全力以赴,但也记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启程!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