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名師點評浙江高考作文

2018年高考開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是: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浙江省今年的作文題,是“務虛”了--基於“務實”的“務虛”,因為要求寫“浙江精神”。“精神”就是“務虛”,它討論的是哲學層面和文化精神層面上的話題,這就是“務虛”;但同時,這個命題本身又是討論哲學層面上的“務實”--無論是古代浙江精神以王陽明心學為代表的“知行合一”或者是黃宗羲為代表“經世致用”,或者是“新浙江精神”的內涵“幹在實處,勇立潮流”,都是“務實的哲學”。所以我說是“基於務實的務虛”。

再則,這個題目“可寫”。學識不高的同學可以寫“浙江故事”--因為題目要求裡可以寫身邊的故事。也就是說,你只要把現實生活中的符合“浙江精神”的故事寫出來,也不會跑題。

當然,這個題目也給那些學識淵博的考生提供比較大的空間,熟悉王陽明黃宗羲等浙江大儒就有很大的便宜了。

這個題目要拿高分,既要有中國新儒家思想的修養,同時也不要忘記新時代領袖的語錄的應用,不僅僅是領袖引用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也要有活潑的口語“擼起袖子加油幹”。這樣才不會辜負這個題目的“策論”面目。

所謂“人生新階段的新體驗”云云,就是指向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也就是說,你要有“大學生活的規劃”--基於“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和“幹在實處勇立潮流”的大學生活的規劃。

從文體上說,帶有“演說”性質的議論文和夾敘夾議的敘事文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考生容易跑偏的地方是“人生階段的新體驗”如果只寫“舊經驗”,不寫“新體驗”,可能會失分吧。

出彩的寫作可以考慮“轉折”--也就是講“務實”也要“務虛”。既要譴責鍵盤俠,也要肯定“精神生活訴求”,也就是“務實”和“實幹”是有“天空星斗”和“內心律令”的指引,而不是隻是埋頭。需要知,才有行。

針對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溫州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俞磊點評如下:

文體自覺,切入自覺,書寫“浙江精神”

我覺今年高考寫作浙江題出得好!

第一,回到文體不限、文體自覺的語文正道上來。雖然大部考生估計仍會寫議論文或論述文,但畢竟給語言有天賦、寫作求角度的學生以發揮的可能性。要知道,論述性文章因為語言的前定的被無視,一者無法拉開寫作的區別度,二者使語言甚至寫作的天分者喪失特長的展開,淪為平庸,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第二,語文學習,民族語言與文化的學習是其本質之一,而關注家鄉,是應有之義;況且,現在從小學到中學普遍開設有校本課程,考生們對家鄉的文化與歷史並不陌生。以上,為本次寫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能,不至使考生陷入無米之炊之境。對溫州考生來說,“務實”的水心先生葉適,“經世致用”的瑞安孫怡讓,他們更熟悉,更容易有話可說、有故事可設計。當然,當年的地方課程他們有否認真聽,此時應是“聽到用時方恨少”了。

第三,本題既限定,又開放:限定在要求寫“浙江精神”、“浙江性格”,開放在“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它們均可入題入文。我上個月剛帶學生參觀了孫怡讓故居、葉適紀念館,當時就與學生們討論說:可寫移步換景、一景一思的文化遊記,也可擇取孫怡讓、葉適生平故事之一節,經營數個畫面,以形象寄情感,以形象蘊思考,還可編寫獨幕話劇,以小見大,展示孫、葉思想之博大,情操之偉岸。只是,現下高中議論或說論述文寫作一統天下,只怕並沒有其它文體的什麼位置。

第四,如果寫成議論或論述文,此文卻不容易出新,議論文切入的口子往往過大,很容易千篇一律。如果寫成敘事文體(記敘文或小說),考生假如有自覺的切入意識,能選擇小而別緻的點,技術上經營好畫面或說形象,或寓思考於形象,或敘議結合、卒章顯志,會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