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这栋百年老建筑就消失了

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这栋百年老建筑就消失了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有栋上百年的老建筑,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的出现,它可能就不存在了。

责任规划师是何许人?

截至目前,这些责任规划师已配合东城区各街道完成了全区134条大街、496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也包括保留住那栋百年老房。

设计or“监工”?责任规划师是干啥的?

据东城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介绍,聘用责任规划师始于“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

责任规划师在其中担当的,不止于规划设计。他们还要参与到协调全区与局部、相邻区域之间的规划设计方案衔接,确保全区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同时,还要监督实施效果,至少每周一次前往施工现场指导,并与市、区相关部门共同验收。东城区规划分局将对责任规划师进行年度履职评估,不合格将会被解聘。

经过探索实践,街道责任规划师的职责演变为以下六项——即推动规划落地、提供技术咨询、把关规划设计、全程跟踪指导、监督指导施工、推进社区营造。

据了解,东城区还编制了12个设计导则,内容覆盖风貌保护、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各个领域,小到排水系统如何建设、拆违后如何添绿、建筑外立面采用什么颜色等,都将有设计导则来具体限定。

推动规划落地——即责任规划师将推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在责任片区内的落地实施,及时反馈规划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参与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和城市体检工作。

提供技术咨询——即提供责任片区内风貌保护和管控等内容的专业咨询服务,参与责任片区内重大建设项目审查并提供技术意见,开展规划建设管理、名城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

把关规划设计、全程跟踪指导——即全程跟踪指导环境提升等项目的设计过程,把关规划编制和建设、设计方案,参加责任片区内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监督指导施工——即现场指导、监督属地街道负责的各类建设项目,对施工质量、施工效果进行专业把控,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法提出整改要求,参与项目综合验收评估。

推进社区营造——即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居民对责任片区内规划建设的需求,通过设计方案公示、建设成果评议等形式开展公众意见征集,践行规划公开,深入基层一线讲解责任片区的各项规划管理工作,宣传老城保护复兴相关政策、理念和方法。

怎么聘用责任规划师?

自2017年8月起,北京市东城区试点启动责任规划师制度,至今,辖区内17个街道均配有责任规划师团队。

在试点工作取得良好反馈后,东城区计划在2018年深入推动街区责任规划师制度,由东城区政府统一以团队形式聘任街道责任规划师,并根据团队和街道特点向各街道办事处派驻。

“每聘期为两年,期满后可续聘”。东城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介绍说, “责任规划师聘任会发聘书,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孙庆贺还表示,东城区下一步还将继续细化街区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制度,完善街区责任规划师长期跟踪和指导片区内各类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

街道发生哪些变化?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街道认为上百年的房子不能随随便便就推了,工作人员上门沟通,责任规划师协调请来了古建专家,市区两级的规划部门也来了,大家坐在一起详细沟通修缮方案。最终,这栋上百年的老建筑得以保留,并且全程在责任规划师的监督下“修旧如旧”。

“有配套的责任规划师盯着,风貌保护协会辅助,再发动居民保护老的门楼和老的院,(责任规划师)制度之前,盯不住。”李哲说,很多店面要改造,责任规划师没有签字,就不能装修。这些都要经过责任规划师的把关规划设计、全程跟踪指导。

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这栋百年老建筑就消失了

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这栋百年老建筑就消失了

如果没有“责任规划师”这栋百年老建筑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