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西迁人,西迁事,西迁情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 节目片段

上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从上海迁来西安,上万人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当我们翻阅着被岁月尘封的老照片,那时一个个蓬勃的生命仿佛又活跃在我们眼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西迁时正值青春年少,然而60多年风华逝去,现在他们已是耄耋之年。

“我们是一路唱着歌来的”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1956年“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乘车证

“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交大西迁人义无反顾坐上开往西安的列车,从此这片黄土地,承载着交大人奋斗的历史记忆,凝结着交大人青春情感的点点滴滴。

潘季教授,84岁——迁校时为电机系教师、原校党委书记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当时我们的心情就像《共青团员之歌》里唱的那样,“胜利的星会照耀着我们”,所以我们是兴高采烈的。

胡奈赛教授,84岁——迁校时为物理教研室助教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我是1957年的2月份,就是第二学期,还算第一批我就随校迁来到基础部,就到这个楼的三楼。

金志浩教授,81岁——迁校时为动力系学生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大家很高兴,一边走一边唱,唱的歌就是《共青团员之歌》,“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谈文心教授,80岁——迁校时为在校学生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我们学生都很响应党的号召,所以很高兴的,一路上说说笑笑、唱唱歌。

“为西部奉献智慧与力量”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 节目片段

如今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分布着10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从这里飞扬出强国兴业的科技梦想,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正是有了西迁人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了国家西部高科技人才聚集的高地,构筑起了我国西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脊梁。

宋余久教授,88岁——迁校时为金相教研室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宋余久教授1957年随交大西迁,60余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4名博士、23名硕士,他的学生的发明被用作制造航天飞机的重要材料。

李怀祖教授,85岁——迁校时为生产组织教研室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陕西省、西安市、学校对我们很照顾。”李怀祖西迁时23岁,他培养出我国第一代杀毒软件的知名设计制作人才。

陈瀚教授,88岁——迁校时为材料力学教研室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作为第一批迁往西安的青年教师,陈瀚那时也只有26岁,他一生教书育人,直至81岁高龄才走下讲台。

鲍家元教授,82岁

——迁校时为无线电系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鲍家元那时还是无线电系的青年教师,就是靠这一股拼命的劲头,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专业人才。

王铁军,西安交大副校长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建校122年来,交大累计培养200多人当选两院院士,培养出很多科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银行家、著名医生,还有一批伟大的工程师。定名西安交通大学后,学校累计培养了近25万名毕业生,其中有40%以上学生留在西部建功立业,在西部建设和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迁,收获生命中的幸福”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 西安交大的西迁广场

在那个艰苦的历史条件下,当年的热血青年,不但收获他们生命中的幸福和爱情,更是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的成就,他们用自己壮丽的人生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做了最好的诠释。

朱继洲、谈文心夫妇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金志浩、王永兰夫妇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鲍家元、徐铭玉夫妇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 西安交大举全校之力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时间在改变,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用热血青春,用奋斗的精神不断铸就祖国科技事业的辉煌,不断书写人民的幸福。让我们继续传承西迁精神,创造更多的中国骄傲。

陈听宽教授,84岁——迁校时为锅炉系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对于每个人来讲,自己有了工作的平台,有了很优越的工作条件,自己的学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

卢烈英教授,86岁——迁校时为马列教研室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西部大发展,消除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人类的幸福,全体人民的幸福,那就还要靠我们去奋斗。

朱继洲教授,83岁——迁校时为工程物理系教师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就是一种爱国奉献,虽然自己要做出一些牺牲,但我们也是无怨无悔的。更重要的要体会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所以我们也相信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安一定会越办越好。

史维祥教授,90岁——迁校时为机械系教师、原校长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西安交通大学能够这么样成功,在西部地区起到领头羊作用,这是我们几代人奋斗出来的,这是很不容易的。

CCTV再度聚焦!西安交大用“西迁精神”创造中国骄傲!

西迁精神是交大人的传校宝、传家宝

西迁精神,值得交大人永远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