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点击上方“芝兰园”关注我们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在变了形的书架中,让我触手可得的是刘俊生老师的诗集《趺坐的人》。诗集的封面上有一道白色划痕,是我一次不小心沾上污渍,本想用橡皮轻轻擦去,不曾想擦出了一道白色的新痕迹。

我第一次见刘老师是在林州作协2016年终总结会上。刘老师在会场门口负责签到,以及收取会员照片。那时我刚刚成为林州作协的一员。我签好到、交去照片,就兴奋地向会议室跑去。“咣当”一声,我踩空了木质的台阶,只听刘老师在后面喊了声:慢一点,注意安全!

也就是那年,刚过完春节的一天。傅敏老师把我介绍给了刘老师。我拿着一沓整理好的、我写的所有文字(我不敢称自己写的是诗,觉得自己没到那个水平,是对诗的不尊重),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刘老师的花店。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老师请我坐下,并给我沏了茶。老师开始翻读我的文字,同时翻读的还有一位阿姨。我忘记老师给我介绍的阿姨的名字了,或许当时我就没有听清楚,由于忐忑的缘故,只清晰地记得老师说了句:这是我们的文友。我至今也不敢想老师那句“我们的文友”是怎么说出口的。毕竟我是晚辈,年龄太小;再者老师已是诗人,已出版自己的诗集,而我还是一个新手……

老师开始评价我的文字。评价是中肯的,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说有些句子写的还是有一点诗的味道的。并给我列举了一些方法,哪几个词可以省去,哪几个词如何写更好……我听得出来,我的文字按照诗的角度来讲,全都是白话、废话,但老师还是鼓励我说: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的,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成长。

临走的时候,老师拿了本他的诗集给我,我小心翼翼地带回家,通宵阅读完,我才发现我所写的与诗完全是两个概念。读第二遍,读第三遍……慢慢阅读,慢慢学习。我之前是不相信“每读一遍,都会新的收获”这句话的,现在我信了。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那年暑假,我整理了上半年所写的文字拿去给老师检查。老师给我写了三张信纸,做出简短的评价,又把诗的要点一一列出来给我。

那年寒假,我又整理了下半年所写的文字拿去给老师检查。老师说进步很大,原来几乎没有、看不到具有诗性的句子,现在随处可见。

其实老师不知道,这都是源于他送给我的那本诗集,才让我真正了解到诗、品味到诗。

打开刘老师的诗集,封面的后面夹着他写给我的三张信纸,那是我触手可得的诗集,也是带给我源泉的诗集。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秦昊煜 河南林州人,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二中学生。


「征文01」秦昊煜丨 我触手可得的诗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