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升级遇“拦路虎” 工信部密集调研酝酿新策

工信部密集调研智能制造酝酿新策

我国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但还面临诸多“拦路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滞后的矛盾更为尖锐;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高素质人才缺乏,装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制造业升级遇“拦路虎”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世界工厂,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产业体系。

“但我国机械装备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低端产品大量过剩,高端产品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端基础机械和基础零部件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与国外相比,不仅是产品和质量的差异,软件上也有差距。”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徐东华在6日的中国制造业峰会上称,仪表、机床和农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格外明显,汽车、仪表和机床是进出口逆差居于前三的薄弱行业。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也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从低端产品起家,向高端产品发展,是一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中国智能制造还处于比较分散和竞争力较弱的初级阶段。徐东华说,我国智能制造侧重于技术追踪及技术引进,在高端电子装备制造、极限制造、生物制造和芯片制造等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投入不足,原始创新匮乏,制约了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而且,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加重了对国外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的依赖。此外,我国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自主制造上的问题,表面看是核心技术支撑的生产制造能力不足造成的,但从深层次来看,是包括配套、制度、文化在内的系统性支撑不足。这就决定了改变也必须是系统性的,依靠单一技术、单一产品的突破短期有效,但长期还是难预见中国制造业持续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家平称。

工信部密集调研酝酿新策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近日的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大会上表示,2018年要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推进路径,将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结合。徐东华透露,受工信部委托,正在起草智能装备制造的系统性报告。

在会上,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建议,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组织管理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共享,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向集约、高效的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也表示,企业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水平和效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企业、资本追捧引来淘金热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成为制造业企业热捧的对象,也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掀起一股“淘金热”。

据刘家平介绍,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专门规划建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一批专业化园区。其中,围绕华大半导体项目、中威半导体设备项目、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项目,正在积聚相关企业,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刘冰也认为,必须以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驱动黄金行业发展。例如,未来黄金矿山的开采深度将达到1500-2000米,因此,发展高度自动化的遥控智能化采矿技术,建设无人矿山是采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跨界合作与资本活动也日益频繁。“产融结合的操作模式一个就是直接投资,另一个就是通过母基金的形势去搭建或者投资参与一些子基金或者其他基金,这样可以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项目上做更多的布局。”中国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向明在6日的产融结合的路径与发展趋势分论坛上说。据了解,该公司所管理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重点投资领域之一便是智能制造。

“我们在配套环境上推动产业和金融结合、海外中心建设,为产业拓展升级提供开放型的资源支撑。”刘家平称,目前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集资型的资金架构,横向按照园区的主要方向覆盖了15个行业,纵向按照投资的不同阶段覆盖了天使、VC、PE、并购等基金的产业,实现招商和投资的联动,吸引了一大批被投企业入主园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