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抱朴子》是一部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典籍,分为内、外两篇。其中,内篇言道家,阐述养生求仙之法;外篇讲儒家,谈论经邦处世之术。此书富于文采,锦心绣口,辞藻华美。观其文而知其人,根据《嘉遁》、《逸民》两篇的主旨,可以看出作者冰清玉洁、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颇有隐者之风。下面编者亦效寻章摘句,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葛洪。

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隐居避患,视官场为险途

《抱朴子》认为,隐逸行为是高尚的,道德仁义比官爵更加可贵。精神境界高的人能够忘却富贵,恬静谦让,左琴右书,逍遥自在于田园之间,修养浩然正气于林泉之下。

“道存则尊,德胜则贵,隋珠弹雀,知者不为。何必须权而显,俟禄而饱哉!” (《抱朴子外篇·嘉遁》)

“安贫者以无财为富,甘卑者以不仕为荣。故幼安浮海而澄神,胡子甘心於退耕。” (《抱朴子外篇·嘉遁》)

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隐士不会刻意追逐功名利禄,因此就不会遭遇屈辱和灾祸。然而世人所敬畏的只有权势,所贪图的只有利益,他们被欲望迷惑了心智,不惜冒着危险去建功立业,不懂得度德量力的道理,也看不到居非其位可能带来的祸患。这种只顾眼前不计后果的行为,无异于漏脯充饥、饮鸩止渴!

“盖至人无为,栖神冲漠,不役志於禄利,故害辱不能加也。” (《抱朴子外篇·嘉遁》)

人生短暂,希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葛洪还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转瞬即逝。不如悠闲从容、自得其乐地生活,怎能为名利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这种逍遥无为、寄情竹素的生活方式,只有逸人高士才能够做到。

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且夫玄黄遐邈,而人生倏忽,以过隙之促,托罔极之间,迅乎犹奔星之蹔见,飘乎似飞矢之电经。聊且优游以自得,安能苦形於外物哉!” (《抱朴子外篇·嘉遁》)

“夫七尺之骸,禀之以所生,不可受全而归残也;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於流遁也。” (《抱朴子外篇·嘉遁》)

安贫乐道,立志著述

饱读典文,拥经著述,以立言立德的方式留名于后世亦未尝不可。这样既能够保全自己的天性,又能涵养正气弘扬大道教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遁迹山林以颐养自己的心灵,世间万物都被置之度外而自得其乐。离开纷乱龌龊的事务,在清静无为之中澄清自己的精神。

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若拥经著述,可以全真成名,有补末化。” (《抱朴子外篇·嘉遁》)

“六艺备研,八索必该,斯则富矣;振翰摛藻,德音无穷,斯则贵矣。夫栖重渊以颐灵,外万物而自得,遗纷埃於险途,澄精神於玄默。曷肯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 (《抱朴子外篇·安贫》)

隐士德行高洁,有利于世俗教化

《抱朴子》认为,隐士清静无为,生活简朴,不竞不躁,谦和退让,这种美德本身就可以为世俗做出表率,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虽然没有入朝为官建立功勋,却可以在山林之中读书讲学,教育童蒙后生,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人才,也使先王之道得以薪火相传。

浅析《抱朴子》的人生观,崇尚隐逸,视名利如粪土!

“苟有卓然不群之士,不出户庭,潜志味道,诚宜优访,以兴谦退也。... ... 则能陶冶童蒙,阐弘礼敬。” (《抱朴子外篇·逸民》)

“今隐者洁行蓬荜之内,以咏先王之道,使民知退让,儒墨不替,此亦尧舜之所许也。” (《抱朴子外篇·逸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