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賣244萬,限制想象力?1個比特幣值7000美元,這個80後有1筐

前不久,陝西西安市民朱女士在曲江南湖附近的某小區看上一套心儀的房子。

誰知剛交完10萬元誠意金,朱女士就發現出了問題。

原來,除了價格為190萬的房款外,朱女士被銷售人員明確告知,必須隨房購買兩個車位,兩個車位總價高達204萬。

這意味著,兩個車位的價值,甚至高過了房價。

車位賣244萬,限制想象力?1個比特幣值7000美元,這個80後有1筐

讓網民們大跌眼鏡,直呼“傷不起”,可對於幣圈人244萬真的還算天價嗎?

車位賣244萬,限制想象力?1個比特幣值7000美元,這個80後有1筐

2009年

吳忌寒從北京大學畢業,獲得經濟學和心理學雙學位。畢業後,他進入一家風投公司,擔任投資經理。他畢業的這一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信部向移動、電信、聯通正式發出3G牌照。在校期間熟讀哈耶克和貨幣經濟理論,以巴菲特為偶像的吳忌寒,或許是不甘心坐在朝內大街狹小格子間裡度過餘生的許多人中的一個。他,在等待前方未知的召喚。

2011年5月

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忌寒接觸到了比特幣概念。他花了兩三天時間,研究了技術層面的可行性,決定「All-in」。他靠親友募資籌得10萬元,全都投向比特幣。

2011年底

吳忌寒將中本聰的經典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翻譯成了中文。這一流傳最廣的翻譯版本,讓他享有“比特幣佈道者”的美名。

2013年

轉折點來了。此前還在高價買礦機的吳忌寒與詹克團相遇,決定自己生產比特幣礦機。比特大陸自此誕生。這次相遇,彷彿是精神領袖遇見了技術接口,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之後,礦機、礦池、算力開始如春天裡的萬物一般野蠻生長。

車位賣244萬,限制想象力?1個比特幣值7000美元,這個80後有1筐

2016年

比特大陸推出第九代螞蟻礦機S9,在挖礦市場上的“霸主”地位正式確立。他的批評者說,他是「礦霸」;他的擁護者則說:2014-2015長達兩年漫長的比特幣熊市,從8000美元一路跌到2000美元,只有比特大陸始終在堅持開發礦機。若沒有比特大陸那幾年的堅持,比特幣說不定早就被51%算力攻擊了。

2017年

根據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估算,2017 年比特大陸經營利潤約為 30-40 億美元。可資比較的是,英偉達 2018 財年的淨利潤為 30.47 億美元。也就是說,比特大陸已與這家老牌的芯片業巨頭的利潤相當。

自此,吳忌寒已經完成從礦機、礦場、算力再到交易所和加密貨幣的全產業鏈佈局。

而隨著帝國疆域的不斷遼闊,吳忌寒卻開始隱居幕後,深居簡出。

他的中文博客幾乎不再更新,偶爾會在Twitter上以全英文發聲。除了一些區塊鏈媒體的報道,他在中國主流商業媒體和互聯網人中的能見度極低。而他在 Twitter 上的發聲,也幾乎全都是與比特幣核心社群 CORE 的對戰,和無數對他滿懷惡意的攻擊者的負能量的回應。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馬雲」的全球區塊鏈行業巨頭,呈現出一種「高處不勝寒」的雙面:

  • 比特幣佈道者 vs 比特幣硬分叉者
  • 算力壟斷者 vs 去中心化交易所孵化者
  • 理想主義者 vs 在商言商的霸主
  • 中文比特幣社區的發起者 vs 英文比特幣社區的孤獨論戰者

比特幣若有實體,哪一面才是吳忌寒更愛的那一面?


自誕生之日起,比特幣就承載了區塊鏈極客們的烏托邦願景——「去中心化」。未來,價值可以不再由政府、私人公司或少數寡頭壟斷,可以更自由地在人與人之間流動。

而自由從來需要佈道者,需要捍衛者,需要不自由的法則來保障運行。區塊鏈推動進步的每一步,也都伴隨著「傳統中心化」機制的餘威與價值。

或許作為走在行業最前端的吳忌寒,所面對的是無人能解的雙面:開源生態與私營企業的永恆衝突。

5月初的新加坡,炎熱難當。當我回過神來想走上前去和吳忌寒合影留念時,他已經不知所蹤。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裡的主人公雙手互搏,與自己過招。掙脫自己,意味著涅槃;迷失自己,意味著癲狂。

或許,多年以後,吳忌寒會懷念,翻譯完《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時,那種酣暢淋漓,打出最後一個句號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