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天安门上的华表是民族标志的象征,蕴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皇家建筑的标志,具有历史意义,起观赏作用,有纪念意义。


凡是到过天安门的,无不为门外门里的两对华表所吸引。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龙盘于柱,横云飘绕于端;华表顶端,雕刻着一尊蹲兽,面向宫外,昂首远望。华表与“承天门”(即今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明朝为何要在天安门前树立华表

明朝永乐年间,北京成为京城后,封建帝王在天安门前后各树立一对华表,主要是为了装饰,当然也含有向古之贤君学习、听取民意的意思。通高9.75米,直径为98厘米,重约20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柱顶上雕刻有一个蹲着的神兽,据说这种神兽叫犼,是龙的第九子,专门用来守家看户。

这两对华表不光是为了装饰,还有这意义深远的内涵。史料记载看,天安门里外的两对华表上都雕有一只怪兽“犼”(hou)。天安门里面的这对,犼兽面向北方,朝着宫殿的方向。其用意是劝诫君王不要沉溺于后宫玩乐,要经常出来寻访民情,所以这只犼又被叫做望君出。
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天安门外面的这对华表,兽头面向宫外,其用意是是希望皇帝不要经常在外游乐,以免延误国事。所以又被叫做望君归。不管这些传说是真只假,但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百姓想拥有开明君主和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华表再美,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里,赋予它的内在含义尽管大同小异,但实质上能否真正得以实现,就另当别论了。

诽谤木由来

华表,是从上古时代谤木演化而来的。所谓谤木,亦称诽谤木。是让人们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出声,让他出宫当面听取意见,以便改进政务。据《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发展到后代,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进善旌”、“诽谤木”和“敢谏之鼓”,都代表古时信访工作的开端。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天安门城楼前的那对华表……的前身。
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华表的作用

一种是相传华表在尧舜时代,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犼”,中国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历史上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天安门华表上的蹲兽代表什么意思?

由木头制作的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据考始于汉代。从东汉开始,华表渐渐地出现在陵墓前,成为 “ 墓表 ” 或 “ 神道石柱 ” 。南北朝时期,陵墓前使用华表更为流行,其形制上也已经与明清时期陵墓前的华表没有什么差别。唐宋时期,华表作为路标的功能逐渐消失,逐渐演变为象征性建筑,立于皇宫、皇陵等建筑的前面。在岁月的流逝中,华表已经完全失去了其最早的纳谏功能,但华表最初作为诽谤木的历史却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