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作者|曼陀羅的微笑

打開手機看到姐姐的信息,急忙回覆到:我還沒睡。發生什麼事情了,你說吧。

姐姐說:今天她跟她的婆婆公公吵架了。婆婆十幾年前得了半身不遂,行動不是很方便,今天她去廁所把粑粑拉在了座便器外面。她下班回到家,看到這一幕很生氣,姐姐很愛乾淨。尤其今天在班上發上了不愉快,跟婆婆公公交涉這件事的時候帶了情緒,說出了不好聽的話。公公聽到兒媳婦跟自己的老伴在吵架,衝出門外就指著姐姐的鼻子罵道:你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家業都是你打下的嗎?以後讓你也遇到像你一樣萬惡的兒媳婦。說完拉著老婆子摔門,揚長而去。姐夫回到家聽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去了姐姐家住,兩人大吵了一架,姐夫氣的直抽自己的臉。

姐姐說:妹,你說怎麼辦,我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感覺到姐姐的無可奈何與難過。

我回復了姐姐:姐姐你不用太過自責,本身年輕人與老人住在一起就容易產生摩擦,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不可能使你們生活在一起順風順水。孝順父母有很多方式,不意味著住在一起就是孝順,如果他們年紀尚可,是否可以考慮在家的附近給他們租間房子,既能距離產生美,又能照顧到他們。

許久,姐姐發來信息:都睡吧。

姐姐跟姐夫結婚的時候,婆婆就得了病,從嫁過去,姐姐特別努力的生活。那個時候姐姐帶著孩子賣包子,早起晚睡,還要照顧生病的婆婆。跟姐夫努力幾年終於在縣城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可是公公能給的積蓄只有一萬元。姐姐的姑姑(公公的姐姐)離的並不遠,這些年也全靠他們的幫助,才有了現在穩定的生活。姐姐一直記得他們的恩情,從不敢忘記,像女兒一樣孝順他們,逢年過節送禮看望一樣也少不了。而對於這在尋常不過的爭吵,姑姑一家還是表現出了不滿,甚至斥責姐姐的無義。

十年間,一日三餐,姐姐任勞任怨,因為一次爭吵竟落得無情無義的下場,”好媳婦“的人設瞬間崩塌。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令人窘迫,憤慨,而又無奈。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一百次的好不抵一次的壞,你所有的努力,也因為一次的懈怠頃刻化為烏有。

知乎上有一句話說的特別有意思,是這樣的:

“因為你對我好了,所以你讓我想要的更多;因為你讓我想要更多,所以你就該給我更多,如果你讓我起了貪念卻不願意給我,就是你對不起我。”換句話來說,就是因為你的付出,讓他們產生了貪念。不感恩也就罷了,還要為你的貪念負責!

我們都知道的乞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乞丐,回家路過一家門口,累了就坐下來休息,正當這時過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看到他覺得他可憐,就給他十塊錢。他第一次見有人那麼大方,他拿著錢就興奮地回家了。第二天那個小夥子又碰到了他,又扔給他十塊錢,慢慢的,那個小夥子只要見到他就丟給他十塊錢。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直到有一天這個小夥子娶了妻子,這個乞丐在來到小夥子面前,小夥子只給了他五塊錢,於是乞丐就問:"為什麼只給五塊,以前都給十塊錢的啊?”

小夥子說:“我現在有媳婦了,我要養媳婦啊“。

然後乞丐破口大罵:“他媽的,你拿給我的錢,養你媳婦,我怎麼辦?”

小夥子一聽,搖搖頭,轉身就走了,乞丐再也沒收到過小夥子的錢。慢慢的快被餓死了.....

其實這個乞丐還有後來的故事。乞丐快要餓死了,他非常後悔趕跑那個小夥子,他覺得現在就是一塊錢,他也能填飽肚子。

這時來了一對母女,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老爺爺太可憐了,他是不是要死了,我們快救救他吧。”

媽媽為了成全女兒的一片善心,就把手中的食物送給了乞丐。乞丐連忙磕頭感謝。乞丐吃過食物,想起來這些年乞討的的心酸,於是決心好好生活,不在乞討。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日日的十塊錢沒有喚醒他的良知,臨死前的一頓飯,卻拯救了他的人生。人們習慣你的付出,最初的感激之心就會消退。漸漸的善舉成為一種義務。你有十分力幫我而你竟出了三分,你簡直十惡不赦。而對於幫助者反而會比袖手旁觀者更惹人生厭。對於乞丐來說,無止境的,沒有理性的善意反而是作惡。古人言:“飯吃七分飽,對人七分好。我們的善良是有底線的,也要學會說不!

聯想起我最近的境遇,我也有些許無奈,我要好的同學將我拉黑了。我很氣憤,怎麼也想不明白原因。上週我的媽媽生病住院了,手裡的錢不是很寬裕,就想起之前跟我借錢的同學,因為事出有因,我就想跟她要回這些錢。

剛開始的時候同學說:”你等我兩天,我的工資就發下來了“過了兩天朋友卻渺無音訊了。

我又發了信息過去說:”我真的是急用,如果你也不寬裕,給我想想辦法啊!“

朋友說:”我工資是發了,我還要用,不然我給你藉藉吧。“

就這樣又過了兩天,當我再發信息過去,結果卻被拉黑了。之前,我的這位同學剛工作的時候,工資不多,手裡的錢經常週轉不過來,都是找我幫她解燃眉之急。如果她不是總跟我炫富,我也不會跟她開口要錢。即使我不是急需,難道借錢就理應不還嗎!最令人可氣的是她竟然再同學圈裡詆譭我,說我斤斤計較,心胸狹窄。自此我在心裡暗暗發誓再也不隨便施展我的善心!

原創:誰該為我們的貪念負責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深受大恩而後來又跟恩人反目成仇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證明自己的無情無義。因此對於那些不懂得的人我們就不要為他做任何事。“我們確實會無緣無故去愛人,也會為情感付出,所做的一切不一定需要他回報什麼,但至少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白費,更不是讓白眼狼得瑟反手傷害你。

我們要心懷感恩,幸福才會常在。 而 對於不懂得感恩的人,其實是很可悲的,他們眼裡看到的只有自己,不懂得珍惜朋友,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生活圈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小,身邊的親人朋友離得也越來越遠。最終也會自己的貪念付出代價。而我們對人有善良的品行是好的,但沒有底線的善良,會促使不懂得感恩的人生長貪念,甚至成為他們作惡的條件。所以愛默生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合理的,有度的善良才是應該被恪守的行為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