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不妨給孩子聊聊“生死”

清明节,不妨给孩子聊聊“生死”

清明节,不妨给孩子聊聊“生死”

“你是個孩子,不用知道這些事。”

“對啊,我是個孩子,我更應該知道。”

平日裡

我們忌諱對孩子談“生死”

清明節到了

不妨給孩子們補一堂生命教育課

你是否問過孩子這個問題:

你的生命屬於誰?

答案是——

清明节,不妨给孩子聊聊“生死”

上圖是一份調查問卷的結果

超過一半以上的小學生認為:

生命屬於自己

而不是和父母、社會共屬。

看到這個數據,

也就不難想象為什麼會有孩子選擇輕生了。

為什麼會這樣?

當孩子問你,死亡是什麼時

你是否也這樣“糊弄”過他們?

“他睡著了。”

舉例:

“爺爺不太舒服,他睡著了,我們也不要打擾他吧。”

分析:

這樣的回答,孩子不僅對死亡產生疑惑,而且對睡覺也會很疑惑。為什麼睡著了總不醒來?情形嚴重時,他的牽掛和疑惑有可能讓他開始對睡覺產生恐懼或者抗拒。

“什麼死呀活呀的,你懂啥?”

舉例:

“小孩子不要說這種話,什麼死呀活呀的,長大了媽媽再給你講。”

分析:

這樣做會將孩子的疑惑擋在心裡,讓他覺得死亡是一個讓人不恥或不敢提起的事,應該是很可怕的,會帶來不幸。如孩子已經害怕死亡這件事,家長這樣應對,孩子會感覺更無助。

因為

家長的忽視,老師的避諱,

孩子們無法真正瞭解死亡的話題。

還因為

家長和老師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無知,

導致了孩子在生命教育的缺乏。

還有這些原因

民間習俗所致。

大家一向不喜歡談論“死亡”,覺得這個話題既沉重又不吉利。推及至教育環節中,很多家長也以孩子過小回避這個話題。久而久之,這個話題自然就被擱置和忽視了。

教育理念錯位。

在很多老師的教育理念裡,生命教育意識是不重要的。加之教學壓力大,這方面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教育。甚至有些老師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都不夠,更談不上教育學生了。

實踐探索苦難。

看似“玄之又玄”的生命教育和認識,在實際教育教學環境下,很難開展和推廣。

生命教育的普及

1996年至今,經歷了數次災難的國人,開始對生命普遍關注。社會主流媒體的報道和引導,讓包括學校在內的諸多機構,開始逐步重視生命教育的課程設置和開展。

不再談“死”色變的背後,是觀念的轉變,和對現代科學的信任。

如果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避諱談論它,我們就不談的話,孩子就永遠不懂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生命,就不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如果因為我們內心的恐懼,認為不談論是一種防禦的話,孩子們就永遠不懂如何對待一個生命的逝去,就不會樹立健康、科學的觀念,甚至會留下內心陰影。

一點啟示

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後

下面的故事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多年前的一天下午,一隻剛出生不久的雲雀掉落在學校的花園裡。成都錦西外國語小學的校長帶著孩子在草叢中為雲雀做了小巢。不料晚上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早上小云雀被雨淋死了。

校長帶著全校129名孩子,在操場上為雲雀舉行了一個特別的葬禮。葬禮上,孩子們輕輕為雲雀擦去雨水,用梳子為雲雀梳理好凌亂的羽毛,又在校內為雲雀挖了個墓。

此後,那些才6歲的孩子們再也沒有驚擾過雲雀,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已經像種子一樣播撒在了心中。就是一堂生命教育的課堂,沒有課程,只有一隻雲雀,一個葬禮。

學校需要的正是這種

觸及靈魂的生命教育

成就學生的健康成長

點亮孩子的生命之路

學校可以這樣做

結合教學課程開展生命教育。

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都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

老師們要充分運用實際案例,從學生興趣,社會熱點等角度出發,

重視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結合日常生活管理,開展生命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

結合區域、學校的特點,進行生命教育的啟蒙,

帶領學生探索生命意義。

家庭可以這樣做

學會表達哀傷。

當孩子的生活中遭遇了真正的死亡,比如寵物的死亡,在給孩子解釋死亡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哀傷情緒。

表達哀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我們走出悲傷的情緒。

有時父母看孩子沒什麼反應,以為孩子並不在意,其實,孩子不是不在意,只是不會表達。

緩解恐懼。

孩子在知道了死亡之後,會問媽媽會死嗎?我會死嗎?一般情況下孩子只是出於好奇,這個時候學會引導孩子表達擔心和恐懼,並表示對孩子擔心的理解。

文丨教育導報

圖丨陳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