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三暮四”中,含有什麼經濟學道理

《莊子·齊物論》中有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養了一大群猴子,時間長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寧可減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然而過了不久,家裡越來越窮困了,狙公必須要減少猴子吃栗子的數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栗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吃了嗎?”猴子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狙公又說:“給你們的栗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了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成語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騙術,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矇騙。在這個故事裡,因為栗子的總量並沒有變化,所以猴子們的行為顯得很愚蠢。實際上,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能得出的結論會大不一樣。古人們認為總量是沒有變化的,因此覺得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和早上四個晚上三個是完全一樣的。其實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還是有區別的,它們能給猴子帶來不同的效用。那麼,什麼才是效用呢?

在經濟學的發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現無疑是一個突破。物品效用在於滿足人的慾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滿足人類天生的肉體和精神慾望,才成為有用的東西,才有價值。在經濟學中,效用是用來衡量消費者從一組商品和服務之中獲得的幸福或者滿足的尺度。有了這種衡量尺度,我們就可以在談論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時候有所參考,因此,我們也可以在解釋一種經濟行為是否帶來好處時有了衡量標準。效用不同於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產生於物品的屬性,是客觀的;效用是消費者消費某種物品時的主觀感受。

效用價值論強調物對人的滿足程度,而滿足程度完全是主觀的感覺,主觀價值是客觀交換價值的基礎。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價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觀價值的起源。例如在不同地點,人們對饅頭的不同主觀評價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