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文/趙睿

一項針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人可能一兩個月都不去一次沃爾瑪,卻能一天跑好幾趟便利店。

在中國,巴掌大的便利店近些年突然爆發了十足的生命力,遍地開花。在1300億的市場規模面前,仍暗藏巨大的增長潛力。

當便利店站在了“風口上”,一同“飛”起來的還有冷凍食品。早些時候,便利店裡的冷食大多是冰品、冷飲,而現在,包子、手抓餅、烤腸、關東煮、肉串以及便當和飯糰,竟能撐起近半的營業額。

不少凍品商已經看到這方市場的潛力,紛紛從別的渠道抽身進軍便利店系統。搶佔這一“風口”的同時又會遇到哪些機遇與挑戰?

01

1300億市場規模,便利店未來潛力可期

前幾天,早上翻朋友圈,看到“吳曉波頻道”做了一個小調查:便利店VS大商超,你多久去一次?結果一點都不驚訝。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總結來說就是,越來越多人可能一兩個月都不去一次沃爾瑪,卻能一天跑好幾趟便利店!

這幾年,隨著消費者購物頻次、總量逐年降低,大型商超的確越開越難。僅在2015年,就有1700多家大中型超市門店關門。而便利店卻在持續增長中。據《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10萬家,2016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長遠來看,中國便利店仍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預計未來五年仍保持8%—10%的擴張速度。阿里、京東、蘇寧等大公司也紛紛入局開拓自己的線下小店。京東更許下豪言,要開100萬家便利店。

便利店未來的發展顯然是可觀的。究其原因,對消費者而言,和大型商超相比,便利店的優勢就在於購買方便。離家、公司、學校更近。據 7-Eleven 統計,86.8%的顧客在 10 分鐘內即可到店。便利店裝修考究、鋪設簡潔,消費者一兩分鐘就能完成一次購買,且商品創新更替速度快,符合人們對新型高效率生活的追求。

對大小商家而言,相對投入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大賣場,一家便利店的投資額可能幾十萬元就夠了,回報期也相對較短。

02

風口當下,冷食熱賣撐起近半營業額

如果說便利店儼然已站在了“風口上”,我們更關心它能不能帶上冷食一起“飛”。鮮食、冷食熱賣大概已經做到了。在很多便利店,滿眼可見熱騰騰的包子、烤腸、手抓餅、關東煮,以及隨時可以為你加熱的便當、飯糰和肉串。在部分店面,加熱速凍食品竟撐起近半的營業額。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每天早上都有很多顧客來買早餐,多的時候甚至排起長隊。”林姐是長沙某便利店店長,她所在的店提供關東煮、烤腸、手抓餅等多種加熱速凍食品售賣,價格與街邊小吃店相差不大。據她說,每天早上是一天中最忙的時候,需要提前將手抓餅等食物做好,以免顧客等待太長的時間。

同樣在長沙,另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內,便當的擺放佔去了冷櫃近一半的面積,從盒飯到飯糰,品種十分豐富。消費者購買後,可以選擇微波爐加熱服務。“尤其天氣不好的時候,便當賣得特別快。”該店店員介紹,到下午6點左右關東煮基本會售空,現煮的各類麵條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而位於長沙高鐵站2層的一家便利店,烤腸也成為銷量不錯的商品,店員介紹說,“一上午能賣出幾百根,經常都來不及烤。”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當然,在不同的區域,消費者對便利店這種冷食熱吃的模式接受度是不同的,這與城市的生活節奏、消費習慣有關。一位處於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稱,當地人們生活節奏比較慢,對於在便利店買早餐的形式接受程度不高,即便是大牌廠家的產品也很難在便利店推進。“雖說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發展趨勢,但不得不承認,不同地區還是需要不同的發展時間。”

不僅僅是消費者方面的接受程度問題,廠家、經銷商將原有的貨品從“集中式”進入商超、農貿、餐飲,轉向“分散式”進入一家家小型便利店,同樣面臨模式的轉變。

03

凍品商轉戰便利店系統,挑戰與機遇並存

要說中國便利店系統最發達的城市,非上海莫屬。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裡,基本上每隔幾十米甚至十幾米便能看到一家。“現在我的員工和家人購物,要麼到便利店,要麼就網購,一年也去不了幾次大賣場。”身邊人購物習慣的改變,讓上海文翔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杜世平越發看好便利店的發展空間。從去年開始,就逐步從賣場抽身,轉戰便利店系統。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杜世平認為便利店的廣告效果也十分明顯。“當商品進入一個便利店系統,就是進了幾百甚至上千家便利店。這對廠家來講,實際鋪市效果非常好,所以也願意承擔這部分費用。”另外,便利店的銷量也比較可觀。雖然便利店單店的銷量不一定高,但即便一家店只賣一兩箱貨,上千家店的總銷量也能達上千箱,不比賣場的銷量低。

杜世平分析,經銷商做便利店渠道本身就很有優勢。“便利店分佈太散了,廠家不一定有這個精力。我們在這方面有幾十個人專門做維護,基本上一個人負責200家門店,有什麼問題馬上就解決了。”

不止是經銷商,作為廠家,得利斯食品目前也將便利店作為一個重點渠道來開拓,主推蒸烤類凍品。負責全國區域的趙仕見同樣看好便利店的廣告效應。“便利店多,系統規範,人們的習慣從大商超轉為便利店購物,方便快捷,對於品牌的宣傳與產品的銷售是一種轉化”。

針對配送問題,他認為沒有想象的繁瑣,“有分公司的區域他們自己負責各店的配送,沒有的區域我們交由代理配送。”網點分散的配送問題落實之後,算下來利潤還勝於商超。

1300億的便利店市場仍在瘋長,冷食竟能撐起近半營業額!

麵食家食品近期也在調整銷售模式,之前走流通,現在轉向商超和便利店。大部分配送問題還要依靠經銷商。“在便利店系統主推速凍小包子,滿足上班族和年輕人的早餐需求。”便利店費用比大型商超要少,雖然客單價比較低,但消費者購買頻次高,綜合下來利潤也不錯。

一位負責人稱,“便利店渠道問題也存在,多數是連鎖性的,進系統必須每個店都入,有些區域對這種模式接受度還不夠,會拉低平均利潤。”

便利店的蓬勃發展是大家都看的見的趨勢,但各區域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不同,一線城市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三四線地區的確需要更多的習慣養成時間。因地制宜,把精力與資源合理分配,在合適的地區,現在也許就是入局的最好時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