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突兀的眼睛

那双突兀的眼睛

作者丨金沸草 摄影丨刘敏

她,是同学们眼中的异类。

眼睛很大,突兀着,白眼球多,看起来总是有点别扭。而且,还是少白头,小小年纪便顶上了灰白的粗劣的头发。

更要命的是,她的拇指上多长了一个小手指!

上天待她真是不公。但好多同学并没有因此对她有多少同情,而是嫌弃她。歧视异类,也算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中司空见惯的事了。

这样一来,她经常和同学们闹矛盾,而且一点也不示弱,特别易怒偏激。每次处理起有关她的问题都很棘手,都要费好大的周折。

任英,这个特殊学生,我当了她两年班主任,教了她两年语文。说实话,我打心眼里也不怎么喜欢她。这样的孩子,有多少人会喜欢呢?但是,我不能讨厌她。

从任教开始,一直干班主任的我,工作尽心尽力。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可谓成绩斐然。教过的学生里面上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都有。我也常常以此自矜。

对她这样的特殊学生,我这样的班主任,当然会特殊对待,努力让她得到这个班的包容,让她感受到我的特别关心。

她资质不算聪明,但很勤奋,酷爱学习,各科成绩都挺好,语文尤其好。非常爱问问题,语文肯定是不厌其烦的问,数学、物理、化学也问,有时英语也会问我。当然,生活、思想上的事情她也经常真诚地向我求教。看得出,她很信任我,崇拜我。

她是独生女。父亲快六十了,曾在煤矿工作,病休在家,母亲种地,家庭条件并不好。有一次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爸要我退学,因为要省着钱给他治病!也不给我钱交学费。”

“不要紧,有老师呢!”于是,我替她交上了学杂费。

那双突兀的眼睛

要中考了,考点在县城,需骑自行车走三十里地。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提前一天到亲戚家住下了。

我班的学生分在两个考点,考高中的在县一中考点,由我带队;考中专的在城关中学考点,由其他老师带队。

7月12号,一大早天就灰蒙蒙的,空气干得让人焦躁。我骑摩托车早早地赶到了高中考点,陆续给学生发放准考证。

再有20分钟就要开考了,还两个学生没有赶到,我正着急呢!

任英气喘吁吁、慌里慌张地推着自行车跑到我面前,急得跺着脚说:“老师,我的自行车断了链子了!”

任英报考是中专,我这个考点离她要去的城关中学考点还得3里路。本来就为还没到的学生着急上火,任英又来添乱。我没好气地催促道:“断了链子,我也没办法!你赶紧推着车子往城关跑吧,晚了就耽误考试了!”

看我丝毫没有要帮助她的意思,任英愣了一下,紧接着,眼泪从那双突兀的眼睛里流了下来。那两个学生赶到了,我赶忙发准考证,叮嘱考试的事项。没在意任英是怎么走的,只觉得留下了一个陌生的眼神。

那双突兀的眼睛

中考成绩出来了,学校张了红榜,同学们都争着看自己的成绩,我也忙着把揽自己班同学们的成绩。李红,孙立伟,杨晓静,张辉……都上了线,我们班远远高于其他平行班,稳稳地冠军了!我又洋洋得意起来。

咦? 27个人,怎么比平时估算的少一个人呢?任英,对,是她。找到了,335分,怎么可能?离分数线368分还很远呢,不会吧!怎么回事?她该是能考上中专的呀。

啊?语文!40分!不可思议,她是铁杆儿的语文优秀生啊,这怎么可能?

我的记忆回到了那个灰蒙蒙的上午。第一门——语文——40分——断了链子——陌生的眼神……

我害怕了起来:莫不是,我的冷漠和草率毁了一个本来就不幸的姑娘的前程?我木然了……

不敢想象,一个孩子在最无助的时候,被心目中和父母一样亲、比同学还要近、比朋友还信任的老师,用冷漠拒之千里时是怎样想的。我呆呆地,一遍遍想象着:任英是怎样推着车子走到考点的?用了多少时间?又是怎样考试的……我的心,被这一遍遍的想象碾压着,焦灼而辣烈的疼痛!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任英,听学生说她没有复读,而是选择了打工,去了青岛。再之后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21年过去了,任英的模样渐渐模糊了。但是那双突兀的眼睛,滚着眼泪,常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每当我因为些许成绩自满时,每当我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自诩时,每当我想把冠冕堂皇的话写入总结时,总觉得身后有一双突兀的眼睛看着我,流着眼泪,透射出让我寒战的眼神。

谨以此文自省。

那双突兀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