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看|“刘明炜”们的准考证又丢了?真相是……

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朋友圈里经常有这样的消息热传:“某某某的高考准考证丢了,捡到赶快联系159*****,一定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殊不知这类信息中暗藏猫腻。

消息称:“有人捡到了一张准考证,考生的名字叫刘明炜,考点在一中,希望网上的好心人转发这条信息,不要耽误孩子高考。”

民警工作中发现,近日全国多个地方都出现了这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除了联系电话不同以外,其他诸如文字、标点符号等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就连考点也都在各地一中。不少好心人为此中招,少则几元多则几百元的话费莫名其妙地被扣除。

据介绍,这类信息其实是骗子精心布置的诈骗陷阱,发布诸如丢失准考证、查分、录取之类的诈骗信息,留下收费电话,一旦有人按电话号码回拨过去,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则会掉入“吸费”陷阱。

比如,提前查分诈骗,高考成绩正式公布前夕,一些钓鱼网站会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网页,通过聊天软件、短信等方式大面积推广。骗子以“提前查分”为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预付金,或者用发送病毒的方式感染考生电脑,盗取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更有甚者,实施考题泄题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渴求高分的心理,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发送类似“出售高考试题”“考题泄露”“专家组押题猜题”等带有链接的虚假信息,诱骗学生和家长购买。

警方提示,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材料。高考试题的保管和运送都有严密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考试前,试题是不可能被泄露的。

同时,有不法分子还冒充学校招生人员等特殊身份或假装有“内部关系”,以此骗取家长信任,随后再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特殊待遇”等,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高校招生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后,考生的志愿都是由各省级招办的电脑自动检索,投档线够的考生档案会自动传给学校,“低分高录”是不可能的。

“其实,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避免上当。另外,老百姓对网上传播的这类信息也要注意辨认,不要以讹传讹,掉入陷阱。”太原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说道。

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反诈骗中心电话0351-4110784进行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