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抱团养老怎么样?

李加洪

农村抱团养老,我觉得是个好方法,因为我们都是知道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庭,孩子都比较少,所以老人的养老问题就很关键,尤其现在的高物价与高房价的情况下,子女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赡养父母,并且由于国家政策不完善,农村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答问题,养老院不完善。\r

但是抱团养老,可以让老人之前互相帮助既可以节省子女的时间,也可以帮助老人更好解决养老健康问题,同时还可以让老人没有这么孤独,让他们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r

总的来说我觉得方法很好,但是实施比较困难,第一就是社会道德的这关不好过,毕竟中国人觉得老了不是子女赡养,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第二就是里面操作很复杂,需要不断的改进。\r

\r

牛博士,今日头条今日新农特约撰稿人,“田管家”农技问答专家



鲜农场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那么“在农村抱团养老到底怎么样?”作为一直关注三农问题的阿兮,对此持肯定态度,觉得非常可行,很可能是未来农村养老的大趋势。

就目前来看,一些村集体比较富裕的村庄,早已率先开始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比如在阿兮家乡招远一个叫朱疃的小村庄,这些年就摸索出一种以村集体牵头的农村抱团养老,深受农村老人和在外打拼农村子女的喜爱。

这个朱疃村是这样“抱团”养老的: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月150元(每天只需要缴纳5元),就可以在“老年人餐厅”享受就餐、生活照顾、休闲娱乐等养老服务。当然,这点钱养老肯定不够,不足部分,就由村集体贴补。

农村老人生活俭朴,所以这一份饭两个菜的普通套餐,完全能满足一日三餐所需。说实话,比他们自己在家里做饭吃得更好,更营养全面。七老八十的空巢老人,故土难离,不爱跟着儿女住在城市,年龄大了,身体病痛生活自理困难,一个人在乡下住着,儿女们有诸多牵挂,唯恐父母在家出点什么事情,或者一个人凑合,不做饭吃等。

可以说,由村集体牵头组织的这种农村抱团养老模式,真是独生子女养老时代里让人眼睛一亮的举措,为农村老人解忧,也为打拼在城市里的农二代农三代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农村新的抱团养老模式已经打破了原来的“五保户”养老模式,与时俱进,更人性化,有人情味了。

农村人都知道,现在即使农村老人没缴纳新农保,那么够了60周岁每月也能领到国家发的老人钱,最低标准是够60周岁每月55元(各地区根据经济情况略有不同),去掉每月可以领到的老人钱,根本贴补不了几个。一个月150元钱免费吃、娱乐,就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抱团养老,全方位生活照顾,

对农民来说真是一大福音。

非常希望朱疃村养老模式能在更多农村复制推广,让更多农村老人受益。这,才是最大的惠农,是农村老人未来的希望,最急需开展到位的三农工作。

农村农民农业,民谚民俗民情。关注阿兮随笔,看不一样的三农解读。

阿兮随笔

在农村抱团养老是件好事,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件事,我看是完全可以的,在农村抱团养老,最好还是由当地的乡镇,或者村委会出头组织,把需要抱团养老的人都组织起来,让大家在一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而留在家里的老年人都独自的留在了家中,寂寞空虚,

如果把这些留守的老人们都组织起来,实行抱团养老,那就即可以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也给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创造了一个抱团养老的养老方式。



抱团养老需要参加养老的人承担养老费用的,而农村的老人即使参加了养老保险,每个月拿到的养老保险金也是很少的,也不足以支付抱团养老费用的,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就是把这些需要抱团养老的,农村留守老人的承包的土地给流转出去,用承包土地的流转费来支付他们的抱团养老费用的,这样就解决了抱团养老的费用,如果费用不足的话,当地的乡镇,村里也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给预抱团养老补助的!

这样,这些抱团养老的人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就会充实起来,丰富起来,老年人在一起就不寂寞了,他们可以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生活娱乐活动,还可以相互照顾的,再有乡镇,村里的关心和照顾,乡镇卫生院再能定期的给他们进行身体检查,有病的也能及时的就医看病,这样的抱团养老的也就是最好的养老方式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在农村抱团养老怎么样?

过去农村都说养儿防老,再后来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能养老,可如今不是儿女不养你的老,而是他们怎么养得过来,就象我们这些50、60、和70后的人,家里基本都属于一个孩子,而做为父母的我们也面临步入六十到七十岁行列,也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了,可养老方式又成了焦点,因此看到题主提主提出抱团养老的方式,山村梅花非常赞成。


赞成理由一:儿女正是忙事业的黄金期,不能拖儿女后腿。山村梅花就一个孩子,参加工作四年了,我属于60后,再过几年我也步入六十岁,也需要人照顾了,可是,真有个小病大病住院啥,难道让孩子不上班在家照顾吗?三十几岁人在单位也都是顶梁柱,请一两天假还行,请十天八天的,哪个单位也不可行的,哪个做父母的忍心拖儿女的后腿,因此我赞成抱团养老。

赞成理由二:独生子女一代无法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说儿女无法承担并不是说做儿女不孝顺,想想吧,都为独生子女的小两口,要照顾两个孩子,要上班挣钱养家,更重要至少要照顾双方父母四人,甚至还可能有六个老人,先不说经济,就每周轮流看望到也够难为了,如果哪个长辈再生病的话,更会焦头烂额,因此,如果抱团养老,做儿女就不用有哪么多担心了。

总之,抱团养老既解放了儿女,也能和志同道和好朋友在一起,享受健康快乐晚年。我老家背靠国家4A级森林公园,属于旅游区,我老了一定会和老朋友一起回农村抱团养老的。


山村梅花

抱团养老主意不错,从现在已经有的形式中看,大多数是当地政府支持,村委全主办的方式。也仅限于吃饭为主,不过效果很好,老人们很高兴,与其说是养老,不如说是为老年人的组织了一项活动,使老有所乐增添了一项内容。

但即便最简单的养老形式,也必须有财为支持才行。如果是完全付费的,实行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真正的难度在于那些丧失了活动能力的老人。如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村的生活成本较低,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操办这件事上还是以村委出头组织较好,有权威性。村委可以设想把养老变作一个产业,吸引城市人来参与,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来维持周转。服务人员可以从村子里招些,给予一定的报酬。养老事业中的一些事也可以由老人中有能力的人来承担。这样做也是老有所为了。

如果由村委主持养老,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统筹使用和皆顾。比如土地,房屋,各种社会补贴。可以对外开放,欢迎城市老人到农村养老。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纯粹福利性质的事,可能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的事,变成一个有一定收益的产业来做,使它更容易开展。一切都是开头,都在尝试,各种形式并存,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最后怎么好,再定下来。


天太2

问题:在农村抱团养老怎么样?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现在有的地方,探索采取了“抱团养老”的方式,大家都比较认同,甚至认为这种方式可能是以后农村养老的方向。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干,我想给这种想法泼点冷水。农村这种养老方式,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条件比较好的村子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在全国大多数一般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的农村,却是行不通不现实的。原因如下:

一是村集体没有能力抱团。现在大多数村集体就是个空壳子,根本没有资金。要想抱团养老,首先得有养老的场所,得有服务人员,活动体材等等。这些没有资金是无法办的,除非国家资助,村子里是没有什么钱的。



二是要有热心从事养老事业的人。就是有一个牵头负责抱团养老的人。这个人既要能热心为老人服务,又要正直无私,深得村子里老人的欢迎等。但是这样的人选在农村比较难找,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牵头人,即使办起了养老事业,也长久不了。

三是费用问题。老人要在养老的地方吃喝玩乐,就必须要有费用。这个费用怎么收呢?多了老人们拿不出来,少了不够保证活动的正常运转。但是别忘了农村里真正有钱的老人不多,大多数老人手里没有什么钱,有人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还有老人生病了怎么办?服务人员的工资等等问题怎么解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必须考虑好了,再来说抱团养老好不好。

图片来之网络。


卫农老头

在农村抱团养老怎么样?

七星老农是60后,我的老父母亲80多岁了,他们两老还双双健在,还在乡下开乡铺,生活还能够自理,虽然说我们兄弟姊妹们,经常劝我老爸另开乡铺了,又不是没钱用,又不是我们做儿女们的不孝顺你们,你们二老何不好好清净地休息几天呢?如果在不明究里的外人眼里,会说我们儿女们肯定是不孝顺他们二老似的。


四年前老爸80大寿,我回乡下劝他别再开乡铺了,回到我家中去,家中五套间也需要人打打招呼了,我老爸终于说出了实话,其实我开乡铺也没有什么生意,也众多是把嘴巴混住,我最大的收获是天天有老邻居们,来我店里扯谈,人特别的开心快乐!

你们如果硬要把我拉回家去,我又不喜欢打牌,屋里人烟稀少,又没老人家们过来扯谈,好寂寞的,说不定我会在家中闭出一身病来,倒还少活两年。



如果说我现在继续开着乡铺,天天起早摸黑地运动一下,能吃能睡,又能与邻居家同年老人们天天谈心,说说笑话,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


听老爸一席话,似乎听到了养生的秘诀,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保持天天心情愉悦,好吧,顺顺他们老人家们的一点意,就当他的乡铺是一个老年人俱乐部吧,反正我们有七姊妹,还有5位在他们身边,家中有事反正有人招呼的,咱就不耽心了,祝老父母亲健康长寿吧。

至于说到抱团养老,七星老农姊妹们多,也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平时回下过年时,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开过玩笑,我乡下房子多,宽敞,交通又便利,我说你们将来老了,都到我这儿来养老吧,子女都在外边做生意上班,都忙不过来,咱们就集中在一起,小的伺候大的,身体好的伺候身体差的,反正就只做做饭,衣服有洗衣机洗,挺方便的了。

虽然说兄弟姐妹们抱团养老问题,几年前被我摆到了桌面,将来咱们兄弟姐妹们能否,能实现这个愿望,还需要付出诸多的努力吧。

抱团养老虽然好,兄弟姐妹们有话好说,但是面对邻居们,面对社会老年人群体,但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就范,一切都是出于自愿的原则。

七星老农个人认为,抱团养老能相互关心,开心快乐,利国利民又利家,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一新生事物,不知道大家对此又有何不同的意见与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多多出谋划策,非常感谢大家了!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抱团养老是很好的创意,但必须做好先期的房地产。择一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山庄,盖几座田园风格的别墅,完善水、电、气基础设施,才能吸引城市老年人去抱团养老。

老年人精力有限,怕麻烦,对基建工程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现成的住宿条件,他们会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找到家的感觉。

现在农村有大片荒废的土地,遗弃的房屋。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合理的规划,充分的开发,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让农村焕发出另一种形式的生气勃勃。

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政府也要有适当的投入,开发商尽量减少建设成本,保证合适的价位。

比如:芜湖市对江裕溪口,就是一个落败的小镇,没有工业,人口急剧缩减,土地利用极度不平衡,如果建成养老村的模式,必然有明显的地域优势。离市区近,公路、水、电有保障,稍加修饰就能投入使用。

现在的老人在城市都有自己的产权,当他们抱团去农村养老,可以出租或出卖产权,这也会给城市住房紧张缓解压力。

因为抱团养老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长期的,长远的的布局,这就需要政府、开发商、老人三方协同。政府资金支持,开发商勇于担当,老年人固然愿意抱团在一起。


秋平171152879

不好。

其一素质不一问题多,甚至难解决;

其二文化教育不一,存在很多现实情况,不好处理;

其三经济收入不一,存在资金难题,难以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