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慶:相比藝術,我要先領他入人生的大門

蔡国庆:相比艺术,我要先领他入人生的大门

提及帶慶慶參加公益活動的初衷,蔡國慶坦言,與公益相關的活動都會帶孩子去,因為“愛心才是最有力量的”。供圖/蔡國慶

蔡国庆:相比艺术,我要先领他入人生的大门

公益並非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人人皆可參與,公益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失。然而,大多數孩子接觸大型公益項目的機會並不多,而名人、明星家庭的孩子參與公益、慈善活動的機會相對更豐富。這次,我們採訪了一個“明星家庭”——蔡國慶父子,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帶孩子做公益、進行公益教育的。

代表家庭:蔡國慶,著名歌唱藝術家。擔任國家預防艾滋病義務宣傳員14年,同時擔任健康中國行活動宣傳大使,並牽頭參與了“讓世界聽見”(山村留守兒童公益項目)、“我們在行動”(精準扶貧公益項目)等。

蔡軒正,蔡國慶的兒子,7歲,多次跟隨蔡國慶參與公益活動。

“爸爸做公益,我也和山區孩子成為了好朋友,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樣,幫助更多的人!”今年1月31日,在新京報舉辦的2017中國時尚權力榜頒獎盛典上,一個小小的身影出現了。他是蔡軒正,小名慶慶,他陪爸爸、著名歌唱藝術家蔡國慶來領獎:“年度傑出藝術家公益榜樣”。

“和孩子一起做公益,讓他能從小習得幫助他人的能力。”對蔡國慶來說,這可不是把孩子推到臺前“做樣子”。他在心裡一直恪守著,讓孩子學會愛與分享,讓他認識到公益的力量才是人生的財富。

“公益應該就是幫助別人吧”

“爸爸有時候會訓我,媽媽比爸爸訓得還多。”不過,因為什麼挨訓他卻記不起來了,他扭頭朝蔡國慶喊:“你不是說不愉快的事都要忘掉嘛!”

但蔡國慶記得很清楚,他說自己上一次朝兒子發火是兩個月以前,慶慶在學校和一個女同學起了爭執。蔡國慶堅持認為:“不管什麼時候、什麼理由,男孩子必須無條件包容和保護女孩子。”

“我絕不能讓他翹尾巴。否則他會被我的名聲所拖累。”他也一再跟孩子強調,愛是最有力量的。

蔡國慶問,那零花錢都沒有了怎麼辦?“再掙唄。”

錄製節目《爸爸去哪兒》時,也許有人記得節目這一幕:幾個孩子都做了手工藝品拿到市場上去賣,慶慶拿到錢卻跑到鎮上的書店,把錢都買了書。後來才知道,他買這些書是要送給村裡的孩子們。“他們不出遠門,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讀書可以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這一幕讓整個劇組都非常震驚,蔡國慶也很意外。

這樣的意外並不鮮見。今年蔡國慶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叫《讓世界聽見》,把大山裡的孩子帶到北京,教他們唱歌,帶他們看首都。第一天,慶慶就和山裡的娃娃們見了面,還給新朋友們帶了“見面禮”。那是他一大早去超市,用自己的零花錢準備的巧克力、餅乾,是孩子們眼裡的“好吃的”。

7歲的小孩並不十分清楚“公益”的概念。但慶慶想了一會兒,在僅有的詞彙量中搜索到一個最直觀的表達:“應該就是幫助別人吧。”

1月31日,領獎的當天,蔡國慶在微博上寫道:“這個獎的分量很重,要我們父子一起才能捧起它。”

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幫助與分享的人

“帶孩子挺累的”,蔡國慶坦言。但他依然會親自接送慶慶上下學,為此還推掉了一個寶貴的電影邀約。

他引用李嘉誠的話:“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蔡國慶對這句話非常認同。“如果孩子不夠好,其實是因為家長不夠好。”

蔡國慶也在身體力行地給慶慶做出一個榜樣。這些年,參與過的公益項目、活動,蔡國慶可能自己都記不清了。

“我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我們這代人的人生跨度很大,經歷了很多,我太明晰人生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了。我會從中篩選最重要的人生經驗,早早地傳授給孩子。”

對蔡國慶來說,成為一個懂得幫助與分享的人,就是他對慶慶的期冀了。

■ 對話

如果孩子不夠好,其實是家長不夠好

新京報:你為什麼會經常帶孩子去參與公益活動?

蔡國慶(以下簡稱蔡):我知道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也是人生的價值所在。有愛可以抗擊一切,可以彌補生活的不如意。同時,幫助別人其實是一種能力,具備這種能力說明自己也會很強大。

新京報: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會不會很難理解公益?

蔡:慈善也好,公益也好,是沒有標準的,在哪個層面都可以有善舉,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我要讓孩子瞭解,公益是很容易的,它不是太遠、太縹緲的名詞。

新京報: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帶孩子做公益就是做做樣子,甚至以公益達到某些私利,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蔡:所有的公益出發點都應該是真愛,而不是去秀愛、假愛。什麼樣的教育結出什麼樣的果子,可以一時騙了別人,但以後絕對會在孩子身上呈現出不好的結果。另外,教育要長期堅持,而不是一時興起。分享也是一樣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新京報:名人的孩子在教育上是不是更難?

蔡:正因為他是名人的孩子,我有時會刻意打擊他。走到哪都要讓他守規矩懂禮貌。我們現在條件太好了,我不希望他忘乎所以,更不希望他因為我的光環迷失掉,他其實就是普通孩子。

我會刻意培養孩子受挫的承受力。我經常跟慶慶說“的確有很多人喜歡爸爸唱歌,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爸爸。”不止是名人的孩子,現在太多孩子不具備承受挫折的能力。苦難會教人奮進。

新京報:現在你經常帶慶慶參加公眾活動,出發點是什麼?

蔡:我會嚴格區分。與公益相關的活動我會帶他去,其他商業性活動,包括歌壇給我頒獎我一定不會帶他去。我就是要讓他知道,什麼才是我最看重的。愛心才是最有力量的。

新京報:你為什麼說你的名聲會拖累他?

蔡:一定會拖累。孩子有時候見到的都是歌迷對我的歡呼擁戴,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了不得,做什麼事都有特權。我經常提醒他不可以這樣,我希望他永遠謙和低調。

新京報:對慶慶的未來,你有沒有幫他規劃?

蔡:我從來不要求他在學校必須考滿分,更不一定要讓他上多少電視節目,或者成為大人物。我並沒有領他入哪個門,才藝也好藝術也好,我要先領他入人生的大門。現在要樹立極正確的價值觀,這比任何其他方面取得成就都重要,這是人生的基礎。

新京報:你有什麼育兒理念可以分享給家長們?

蔡: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時候說孩子不夠好,其實是父母不夠好。現在很多父母要麼盲目地寵愛,要麼就是沒有發現孩子真正的天賦。我特別渴求,中國的孩子都能夠有用心的父母。教育是條單行線,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